微波法合成稀土发光材料文献综述
2020-04-29 19:56:01
文 献 综 述
1.1引言
镧系(III)基MOFs (Ln-MOFs)因其具有催化[1-4]、磁性[5-7]和光电学[8-11]的性质而被广泛研究。Ln-MOFs由于离子配位数较高,通常表现出独特的结构和拓扑多样性[12]。.有机配体与镧系配合使用的优点是,它们可以作为4f基发射增敏的基础,因为离子本身通常具有很低的吸收系数[13]。此外,镧系配合物中的有机配体通常作为有效的隔离剂,以避免浓度猝灭效应。Ln-MOFs的发光特性可用于荧光粉中[14-15]。新型固态荧光粉,特别是白光荧光粉[16],由于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良好的产能前景而备受关注。由于ICPs在有机-无机结构上与MOFs非常相似,但由于其颗粒大小和形状的不同具有上述优点,因此镧系ICPs作为荧光粉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1.2 微波合成法
频率在300MHz~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即波长在1mm~1m之间的电磁波,根据波长和频率可以划分为四个波段,分别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微波技术适用于有机、无机合成反应[17]。它是利用微波辐射代替传统的加热以进行无机固相反应的一种方法,将微波炉发射出来的微波,通过吸收介质传递给反应物体系, 从而快速升温到所需温度, 并使反应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该法由于使组分内部整体同时发热,故升温速度极快,是一种快速高效、省电节能和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合成法。该方法克服了高温固相法的种种弊端,具有选择性加热方式的独特性和微波的快速加热[18]、可改进合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9]、微波加热热惯性小、且快速、高效、受热均匀等特点,产物的结晶性能较好,晶形发育较为完整,颗粒粒径细小而均匀,一般不用研磨即可直接应用,能显著提高发光材料的多项性能指标[20]。
1.3 稀土离子的发光
稀土化合物的发光是基于它们的4f电子在f-f组态之内或f-d组态之间的跃迁[21],而且能级跃迁高达20万余次,具有长寿命的激发态[22]。从中观察到的谱线可达三万多条,因而稀土离子可以吸收或发射从紫外到红外区的各种波长的光而形成多种多样的发光材料[23]。因稀土离子不仅具有极其丰富的能级,而且它们的4f电子具有奇特的能级跃迁,因此稀土发光材料在诸多方面有着丰富的应用。稀土发光纳米材料不同于传统的发光材料,因其具有物理、化学性能稳定,耐高温,发光谱带窄,色彩纯度高等优点,在众多领域里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24]。
1.4 稀土材料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稀土荧光粉应用以来,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BN嵌入型四苯并五苯:一种工具高稳定性的并五苯衍生物外文翻译资料
- MoS2和石墨烯作为助催化剂在增强的可见光光催化H2生产活性的多臂CdS纳米棒的作用外文翻译资料
- 通过在BiVO4的不同晶面上进行双助剂的合理组装制备高效率的光催化剂外文翻译资料
- 非编码RNA的固相合成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氢化驱动的导电Na2Ti3O7纳米阵列作为钠离子电池阳极外文翻译资料
- 高能量及功率密度的可充电锌-二氧化锰电池外文翻译资料
- 利用导电聚合物纳米线阵列来增强电化学性能外文翻译资料
- 自支撑Na2Ti3O7纳米阵列/石墨烯泡沫和石墨烯泡沫准固态钠离子电容器电极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碳纳米管金纳米粒子辣根过氧化物酶构建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毕业论文
- 新型联二吡啶Pt(II)炔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光物理性质研究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