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应用化学 > 正文

国内外保健酒的有效成分和风味化学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25 20:19:19  

1.目的及意义

一、保健酒简介

保健酒,它是指对人体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酒。它既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又有调节机体功能,并不以治疗为目的饮料酒。同时它必须具备有三种属性:即食品属性;功能属性,具有特定的功能;非药品属性。保健酒,在我国整个饮料酒的分类中,是依GB/T17204-1998《饮料酒分类》标准,根据保健酒原材料的特点、生产工艺被划分为果露酒。即:果酒,顾名思义就是以水果为原材料,采用发酵法、半发酵法和调配法加工而成的饮料酒;露酒:则是指以蒸馏酒、发酵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以食用动植物、食品添加剂作为呈香、呈味、呈色物质,按一定生产工艺加工而成,改变了其原酒基风格的饮料酒。同时也有人称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配制酒。[1]

二、药酒与保健酒

药酒和保健酒,其主要的特点是在酿酒过程中或在酒中加入了中草药和其它具有营养的成分。因此,药酒和保健酒两者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其中,药酒是以治疗疾病为主要目的,有特定的医疗作用;而保健酒则是以滋补养生健体为主,对人们具有保健强身作用。中国的药酒在使用方法上可分为内服、外用,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的三大类产品。 中国的保健酒,它是指对人体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酒。它既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又有调节机体功能,并不以治疗为目的饮料酒。同时它必须具备有三种属性:即食品属性;功能属性,具有特定的功能;非药品属性。[2]

三、我国保健酒发展历史

保健酒的用药,讲究配伍,根据其功能,可分为补气、补血、滋阴、补阳和气血双补等类型。保健酒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记载。

食药合一:药往往味苦而难于被人们接受,但酒却是普遍受欢迎的食物,酒与药的结合,弥补了药的苦味的缺陷,也改善了酒的风味,相得益彰。经常服药,人们从心理上难以接受,但将药物配入酒中制成药酒,经常饮用,既强身健体,又享乐其中,去是人生一大快事。[3]

3.1远古时期的保健酒
中国酒的创始者,决非某个人或神灵,它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结果。西晋文人江统在《酒浩》中,明确指出“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其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这说明上古时代,人们不会自觉造酒,偶然把吃剩下的饭倒在树洞里,在温度及其他条件作用下,自然转化为酒或酒化食物,这种现象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当农业出现后,人们贮藏的谷物堆积发酵:人工酿酒随之产生。

殷商的酒类,除了“酒”“醴”之外,还有“鬯”。鬯是以黑黍为酿酒原料,加入郁金香草(也是一种中药)酿成的。这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药酒。[4]

3.2汉代至唐代之前的保健酒
采用酒煎煮法和酒浸渍法起码始于汉代。约在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有如下一段论述:’’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用酒浸渍,一方面可使药材中的一些药用成分的溶解度提高,另一方面,酒行药势,疗效也可提高。汉代名医张仲景的《金匾要略》一书中,就有多例浸渍法和煎煮法的实例。

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本草学家陶弘景,总结了前人采用冷浸法制备药酒的经验,在《本草集经注》中提出了一套冷浸法制药酒的常规:“凡渍药酒,皆须细切,生绢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随寒暑日数,视其浓烈,便可取出,不必待至酒尽也。滓可暴燥微捣,更渍饮之,亦可散服”。这段话注意到了药材的粉碎度,浸渍时间及浸渍时的气温对于浸出速度,浸出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多次浸渍,以充分浸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从而弥补了冷浸法本身的缺陷,如药用成分浸出不彻底,药渣本身吸收酒液而造成的浪费。从这段话可看出在那时药酒的冷浸法已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