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开题报告
2021-12-12 14:14:1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对新型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使自己对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相关知识上能有有所掌握,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材料判断。了解聚集诱导发光增强与聚集有道发光猝灭的区别与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紫外和荧光测定。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认真工作能力和仔细观察的能力,并能够使得自己的对相关化学仪器有进一步的了解,并能在此基础上正确的应用它,来协助自己完成相关物质的研究。我们合成新的聚集诱导发光材料,能够在根本上避免因聚集导致的荧光性能猝灭现象所带来的难题。对于今后我们合成具有更加高性能的新型聚集诱导发光材料有更为重大的指导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传统的荧光化合物在聚集态时,会导致荧光猝灭;而聚集诱导发光(aie)化合物在溶液中单分子状态时呈现弱的荧光,但当形成聚集态时发出强的荧光,这是由于分子内旋转受阻(rir)和聚集形态的改变所致。综述了2008年以来聚集诱导发光最新应用研究进展,如用以检测离子、气体、有机小分子、爆炸物、蛋白、酶等化学/生物传感器;向传统的聚集引起猝灭化合物引入aie单元,制备高效固态发光器件等;通过压力、热、溶剂蒸汽等调控聚集态,构建可逆的刺激性多重响应材料;发展与生物体具有良好兼容性的聚集体杂化纳米颗粒(如荧光硅纳米颗粒、聚合物胶束、电解质等),以用于生物体内成像、结构解析及检测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通过了解聚集诱导发光增强与聚集有道发光猝灭的区别与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在实验室中利用Suzuki偶联反应来制备芘基功能化的BODIPY染料,并对其进行紫外和荧光测定。最后对制备出的芘基功能化的BODIPY染料的核磁、能隙、扭转角等性质进行相应研究。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在实验室中利用Suzuki偶联反应来制备芘基功能化的BODIPY染料;制备出该染料后,对其进行核磁归属、能隙分析。对其扭转角与所需能量进行研究。之后对芘基功能化的BODIPY染料进行紫外和荧光检测,预期效果为制备的芘基功能化的BODIPY染料是能够聚集诱导发光增强的物质。
4. 参考文献
Xiaohua Li, Xinghui Gao, Wen Shi, and Huimin Ma.Design Strategies for Water-Soluble SmallMolecular Chromogenic and Fluorogenic Probes ,Chem. Rev. 2014, 114, 590659.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BN嵌入型四苯并五苯:一种工具高稳定性的并五苯衍生物外文翻译资料
- MoS2和石墨烯作为助催化剂在增强的可见光光催化H2生产活性的多臂CdS纳米棒的作用外文翻译资料
- 通过在BiVO4的不同晶面上进行双助剂的合理组装制备高效率的光催化剂外文翻译资料
- 非编码RNA的固相合成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氢化驱动的导电Na2Ti3O7纳米阵列作为钠离子电池阳极外文翻译资料
- 高能量及功率密度的可充电锌-二氧化锰电池外文翻译资料
- 利用导电聚合物纳米线阵列来增强电化学性能外文翻译资料
- 自支撑Na2Ti3O7纳米阵列/石墨烯泡沫和石墨烯泡沫准固态钠离子电容器电极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碳纳米管金纳米粒子辣根过氧化物酶构建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毕业论文
- 新型联二吡啶Pt(II)炔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光物理性质研究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