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掺杂MOF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二氧化碳还原的光电催化研究开题报告
2021-03-10 23:38:3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课题的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不可再生能源比如化石能源消耗越来越快。科学家们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能源将消耗殆尽,人类将面临资源短缺这一严重威胁到人类发展的问题,寻求新能源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1]。另一方面,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化石能源燃烧,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以co2为主)急剧增加,破坏了自然界碳循环的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加剧了洪灾、旱灾、海平面上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2-4]。近些年来,由于受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启发,科学家们开始以co2为原料,寻找合适的催化剂,利用太阳光的照射,通过各种光催化剂进行催化反应将co2转化为有机物[4]。
目前,很多光催化剂为半导体,一般为过渡金属金属氧化物,如tio2、zno、wo3等,但是大部分的光催化剂只在紫外区域有着较大的光活性,对于可见光的催化效率不高。而且,由于co2的键能较高,要还原co2需要光催化剂导带电位较负,价带电位较正,所以单一的金属氧化物需要被改善。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frameworks,mof)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是由无机金属离子比如fe、ti等,或者金属族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作用而连接起来的有着周期性重复的网状结构的多孔聚合物材料[5]。组成mof的有机配体多种多样,大多是羧酸类物质或者是含n物质,组成的结构也是种类繁多[6]。由于mof材料具有多孔性、孔隙可调节性、易于功能化、特殊的光、电特性等优点,从而在生物医药、气体的储存、有机催化、环境污染物处理等领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吸引了广大研究学者们的兴趣[7]。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 基本内容
制备mof材料,通过控制掺杂的元素含量得到不同质量比的金属掺杂mof的复合材料,通过xrd、tem、sem、红外、紫外等对材料的结构形态等进行表征。把金属掺杂mof复合材料涂覆在ito玻璃上,作为工作电极。分别在光照和无光照条件下,采用线性伏安扫描、计时电流法等电化学测试方法评估金属掺杂mof复合材料对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光电催化性能。
2.2目标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2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研究背景,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药品、仪器。确定实验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第3—14周:按研究方案开展实验,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改进;具体实验时间分布如下:
第3周:合成纯mil-125(ti)mof材料。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王芳.仿生多孔二氧化钛合成及其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5.
[2]王祜英.基于fe-2o3nts电极的构建与光电催化还原co2[d].山东农业大学,2013.
[3]shen q, huang x, liu j, et al. biomimetic photoelectrocatalyticconversion of greenhouse gas carbon dioxide: two-electron reduction forefficient formate production[j].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2016, 201:70-76.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BN嵌入型四苯并五苯:一种工具高稳定性的并五苯衍生物外文翻译资料
- MoS2和石墨烯作为助催化剂在增强的可见光光催化H2生产活性的多臂CdS纳米棒的作用外文翻译资料
- 通过在BiVO4的不同晶面上进行双助剂的合理组装制备高效率的光催化剂外文翻译资料
- 非编码RNA的固相合成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氢化驱动的导电Na2Ti3O7纳米阵列作为钠离子电池阳极外文翻译资料
- 高能量及功率密度的可充电锌-二氧化锰电池外文翻译资料
- 利用导电聚合物纳米线阵列来增强电化学性能外文翻译资料
- 自支撑Na2Ti3O7纳米阵列/石墨烯泡沫和石墨烯泡沫准固态钠离子电容器电极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碳纳米管金纳米粒子辣根过氧化物酶构建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毕业论文
- 新型联二吡啶Pt(II)炔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光物理性质研究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