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MOF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开题报告
2021-03-10 23:38:1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材料是21世纪重要且具有发展潜力的三大领域之一,其中多孔mofs是近年来十分引人关注的材料。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是以配位化学为基础延伸而来的,是一种无机-有机杂化材料。1995年,第一个命名为金属有机骨架(mofs)的材料在nature杂志中报道。它是由yaghi o m研发出来的mof-5[1],具有二维结构的配位化合物,由刚性的有机配体均苯三甲酸与过渡金属co合成。其工作最具有代表性与开创性,在今后的mofs材料的发展中起到的风向标似的指导作用。
一般mofs材料的有机配体和金属中心,分别作为支柱和节点的作用,按mofs的组分单元在合成方面的不同可将mofs分为几大类[2]:(1)网状金属-有机骨架材料;(2)类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3)来瓦希尔骨架材料;(4)孔-通道式骨架材料。他们只需改变其中的结构或其中的一种元素即可相互转化,但性质却完全不同,每种材料在各自的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与其他多孔固体材料相比,mofs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更高的设计性和调控性,主要原因为[3-4]:(1)mofs的合成常在温和条件下进行,条件较易控制;(2)有机配体可通过有机合成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和修改;(3)由于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间固有的配位模式,特定合成条件下,有机无机建造单元通常能合成出具有特定构型的框架结构;(4)可以在不改变连接方式和拓扑结构的前提下,调整mofs的结构和性质;(5)mofs在合成后,其金属节点或是有机连接器的位置还可以进行修饰。而这种高的可设计性和可调控性也使得mofs在孔结构和表面上具有独特性以及功能性,并且在稳定性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改善[5]。由于无机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的杂化组合,同时兼有无机材料以及有机材料的特点[6],在许多领域如主-客体化学、环境能源气体储存、分离、捕集、药物输送、光、电、磁学、选择性催化、手型拆分以及分子识别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7-9],成为现阶段新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前沿之一。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本课题的研究(设计)的目标:
以二甲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一种含有多苯环、多羧基的配体,在此基础上合成一种多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进行相关结构表征。
并将此mof修饰在电极表面,采用线性扫描法研究mof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性能。
本课题的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1)以3,5-二甲基苯甲醛和对甲基苯乙酮制备ddtp;
(2)用ddtp为原料合成cu30-mof;
(3)将cu30-mof和cu199-mof修饰在电极表面,采用线性扫描法进行cu199-mof与cu30-mof析氢析氧性能的对比[14],优化条件,总结规律。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3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药品、仪器。确定方案,完成开题报告。第4 ——8周:完成配体和mof的合成并表征;
第9 ——12周:完成mof修饰电极的电催化实验;
第13——13周:分析实验数据;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yaghi o m, li g, li h. selective binding and removal of guests in a mocro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j].nature. 1995,378:703-706.
[2]伍石,吴云等,有机骨架材料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3,5(40):139-144.
[3]jesse l. c. rowsell, omar m. yaghi.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 new class of porous materials [j].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materials,2004,73:3-14.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BN嵌入型四苯并五苯:一种工具高稳定性的并五苯衍生物外文翻译资料
- MoS2和石墨烯作为助催化剂在增强的可见光光催化H2生产活性的多臂CdS纳米棒的作用外文翻译资料
- 通过在BiVO4的不同晶面上进行双助剂的合理组装制备高效率的光催化剂外文翻译资料
- 非编码RNA的固相合成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氢化驱动的导电Na2Ti3O7纳米阵列作为钠离子电池阳极外文翻译资料
- 高能量及功率密度的可充电锌-二氧化锰电池外文翻译资料
- 利用导电聚合物纳米线阵列来增强电化学性能外文翻译资料
- 自支撑Na2Ti3O7纳米阵列/石墨烯泡沫和石墨烯泡沫准固态钠离子电容器电极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碳纳米管金纳米粒子辣根过氧化物酶构建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毕业论文
- 新型联二吡啶Pt(II)炔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光物理性质研究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