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释放机理研究开题报告
2020-04-15 18:19:4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一、研究背景
精神分裂症对人类危害较大,目前不断有抗精神病药上市,据药物作用的受体不同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1]。20世纪90年代以前临床上以典型的为主,如氯丙嗪、奋乃静等,主要是通过阻断中脑-边缘-皮质da通路d2受体而发挥作用。这类药物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疗效肯定,对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损害无效,同时出现椎体外系反应(eps),体位性低血压等较多不良反应,随着新型抗精神病药的出现,这些药已成为二线用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开发于20世纪60年代末,有一定的临床优势,有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此类药物有较高的5-ht2受体阻断作用,多中脑边缘系统作用比对纹状系统作用更具有选择性,引发eps概率更小或不明显,故不但对精神病患者急性发作有效,而且eps、迟发型运动障碍等副作用小,无需配合抗胆碱药物使用。此外,该类药物耐受性和依从性较好,在改善阳性、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方面的作用强,不会因催乳素水平升高而产生不良反应[2],已逐渐取代典型抗精神病药成为一线药物。富马酸喹硫平是二苯氧氮杂卓类药物,其结构与氯氮平和奥氮平相似,为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受体拮抗剂,除对中枢多巴胺d2受体和5-ht2受体有阻断作用,同时也阻断组胺h受体和肾上腺α1受体。它临床上应用于各型精神分裂症,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效,也可以减轻精神分裂症伴发的忧郁、焦虑及人之缺陷症状[3]。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本课题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该药物释放度的测定及释放机理的研究
1.建立uv、hplc法测定缓释片的释放度的方法及其机理的研究:
(1) 波长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浓度进行uv法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