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药学 > 正文

血管新生抑制剂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04 12:46:03  

传统抗肿瘤化疗药物伴有严重不良反应以及耐药性,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而血管新生抑制剂作为一类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一、抗肿瘤血管生成理论

1971年,Folkman 提出”肿瘤生长依赖于血管新生”学说。新生血管为肿瘤提供营养和氧气的同时不断的向宿主输送肿瘤细胞,使其在机体的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和诱导血管形成而导致肿瘤转移。Hanahand D等[1]提出血管生成的”开关平衡假说”,认为血管生成受血管生成生长因子和抑制因子的共同调控。肿瘤血管生成经过的主要环节:(1)血管生成因子与抑制因子失衡,形成血管生成表型;(2)血管内皮基底膜的降解;(3)内皮细胞向肿瘤组织迁移及在迁移中增殖;(4)内皮细胞管道化、分支化形成血管环;(5)形成新的[2]基底膜。鉴于上述理论,有关专家将血管生成抑制剂分为以下几类:

1、抑制基质反应、降解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目前开发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多为光谱而无选择性,且有剂量依赖性的肌肉-骨骼不良反应。

2、直接作用于内皮细胞

此类药物选择性、药物穿透性好,但开发进程缓慢,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3、阻断内皮细胞表面整合素

阻断整合素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3]即可抑制内皮细胞迁移和肿瘤血管生成。avβ3和avβ5是第一个整合素靶点,a1β1、a2β1、a5β1、a6β4等可能成为潜在靶点。临床研究中表现出低毒耐受性好。

4、作用于血管生成因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