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稳定性考察文献综述
2020-06-10 22:07:33
文 献 综 述
一.丹参概述
1.1 丹参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胃苦、性微甜[1],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传统中药材,其功能为祛疲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胸腹刺痛,热痹疼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是最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其”主心腹邪气,#8230;#8230;破散除瘕,止烦满。”《日华子本草》对其论述更为全面:”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下逐,排脓止痛,生肌长肉#8230;#8230;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肿毒、丹毒”。随着我国中药产业与世界接轨,丹参及其制剂已在全球十几个国家,包括韩国、马来西亚、日本、越南、澳大利亚、俄罗斯、阿联酋、芬兰、荷兰、美国、加拿大、南非、西非、尼日利亚、加纳等国家作为药品或食品添加剂销售与使用,得到了世界范围内广泛的认同。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丹参作为能够预防和治疗人类面临的几大危险疾病的植物药之一,它的应用将会更广泛。
1.2丹参化学成分
丹参化学成分主要有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
1.2.1脂溶性成分
早期主要研究的丹参脂溶性成分为二萜醌类化合物,近年来结合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方法,研究不断深入,现已发现40多种脂溶性成分[2]。
1.2.1.1邻醌型的丹参酮类二萜
这类化合物在丹参中的量较高,有较强的生理活性,是丹参主要有效部位之一。该类化合物主要有: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丹 参甲酯、丹参新酮、二氢丹参酮Ⅰ、次甲丹参酮、准丹参酮、红根草邻醌、丹参二醇、紫丹参甲素~己素等。其中丹参酮ⅡA药效强、含量高,其量约为药材的 0.1% ~ 0.9%,为丹参脂溶性成分提取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