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行政管理 > 正文

对我国城市化问题的几点思考文献综述

 2020-03-31 12:05:05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都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村人口,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

一、城市化的内涵及特点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对此,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

欧名豪在(”城市化内涵探讨”《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2月)中指出:城市化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其含义可分为五个层次:一是乡村不断地转化为城市并最终为城市所完全同化;二是乡村本身内部的城市化;三是城市自身的发展,即所谓”城市的城市化”;四是作为不同学科领域研究对象的城市化;五是最抽象的城市化,即作为城市城市化整体运动过程的城市化

刘洁泓在(”城市化内涵综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 2009年7月 )中指出:城市化是一种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社会经济物质和思想演变的过程,其内涵应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变农村地域为城市地域的过程,即城市化的数量过程;另一方面,城市化的根本在于经济生活空间的转移,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转换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谢守红在(”当代西方国家城市化的特点与趋势”《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12月)中指出: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工业时代已经基本结束,经济开始转向以信息服务业为主的阶段,随之城市化也出现新的特点,可称之为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化.在后工业时代,城市化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已经基本停止,代之而起的是人口在城市内部以及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移动.从微观上看,城市化具有明显的分散化趋势,但从宏观上看,这种分散化又导致更大地域范围内的城市集中,形成现实意义上的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今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还会出现新的变化和特点.

二、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方创琳在(”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经济地理》2009年1月)中指出:改革开放 30 年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 30 年;30 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已稳步迈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数度调整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城镇化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城镇体系的合理化使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城市化研究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相关研究机构与人才不断涌现。

王伟、钟鸿雁在(”中国城市化的时空演变及因素分析”《 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中指出: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前五年增幅较大;中国城市化总体处于中期发展阶段,少数省区进入后期阶段;整体呈东中西三级梯次水平态势演变;部分省区城市化水平跳跃式发展,省区间差距继续缩小;中部增速略快,南北速度相当。

三、城市化的主要衡量标准

刘信在(”城市转型发展的若干思考”《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4月)中指出:建构未来城市的理想空间应由”单中心城市向组团城市”转型;:由”单纯居住向产城一体”转型;由”一般设施配套向交通功能主导”转型;由”以大为美、以快为荣”向”适度、均衡、以人为本”转型;由”重视物质财富积累向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转型;

四、我国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十年砍柴在(”让老人和孩子从乡村的”孤岛#8217;突围”《 工友》2012年1月)中指出:中国滞后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使附着在这两大制度上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城乡差别甚大,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社会成本过高,生在农村的人承受了不应该承受的痛苦。

陆学艺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化”《 中国报道》2012年2月)中指出:工作和居住在城市中的农业户籍者大多处于”半城市化”状态,即成为城市中的非农就业人口或常住人口,但难以像本地户口居民那样分享到城市化带来的城镇居民的社会待遇,半城市化人口面临着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覆盖不足等困境。

刘勇刚在(”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公共论坛》2011年5月)中指出:中国城市科学发展面临六大挑战,包括:1.城市空气质量不容乐观;2.能源缺口大;3.人地矛盾尖锐;4.水资源严重短缺;5.城市水环境质量令人担忧;6.固体废弃物治理有待提高.

五、西方国家城市化的先进经验

蔡中为在(”欧美国家城市化实践带给中国的启示”《改革开放》2012年)中指出:1.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新城镇是中国解决所有城市化问题的根本;2.城市规划应具有前瞻性和统筹协调性,并具有自身的特色;3.城市规划应因地制宜,政府在城市规划与发展中应发挥组织、协调、监管和服务等多种职能,建设惠及更大多数人的宜居的城市。

张鸿雁在(”西方城市化理论反思与中国本土化城市化理论模式建构论”《 南京社会科学》2001)中指出:1、创造本土化”循环社会型城市化模式”。 2、创造本土化的”充分就业型富民城市化模式”;3、创造本土化的”全员福祉型城市化模式”

城市化,外关乎城市乃至国家形象,内联系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它起于经济的发展,需要政策的调控;但本质上,它更关系到升斗之民的百姓民生,中国的城市化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欧名豪:城市化内涵探讨.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09)

2. 刘洁泓:城市化内涵综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9,(07)

3. 谢守红:当代西方国家城市化的特点与趋势.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12)

4. 方创琳: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经济地理,2009,(1)

5. 王伟、钟鸿雁:中国城市化的时空演变及因素分析. 城市发展研究,2012

6. 刘信:城市转型发展的若干思考.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2,(04)

7. 十年砍柴:让老人和孩子从乡村的”孤岛#8217;突围. 工友,2012,(1)

8. 陆学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化.中国报道,2012,(2)

9. 刘勇刚: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公共论坛,2011,(5)

10. 蔡中为:欧美国家城市化实践带给中国的启示.改革开放,2012

11. 张鸿雁:西方城市化理论反思与中国本土化城市化理论模式建构论. 南京社会科学,2011

12. 马晓河: 城市化战略与我国增长动力机制选择. 中国投资.2012,(1)

13. 叶祝颐:城市化的关键是人的城市化. 武汉宣传.2012,(2).

14. 包有或: 论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方向选择. 经济师.2011,(10)

15. 谢宝富: 中国城市化的两大议题. 人民论坛.2012,(12)

16. 明亮:李津逵: 城市化的”三极困境”. 党政论坛.2012,(12)

17. 党国英:中国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民权益保护. 学习与探索.2012,(6)

18. 赵燕菁:让城市化安然渡过最危险水域.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2,(4)

19. 凤鸣: 修正中的中国城市化之路. 中国房地产业.2011,(2)

20. 王国平:关于破解农民工问题的思考. 人民论坛.2011,(2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