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管理学类 > 行政管理 > 正文

我国城市化进程面临的就业问题及对策建议毕业论文

 2022-03-24 22:08:21  

论文总字数:14790字

摘 要

城市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提高而产生的人类生产、生活及居住方式发生转变的过程。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水平已明显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涌现了某些问题,其中就业问题显得十分严峻:农民因城市扩建失去生存的土地,成为“失地农民”这一新的弱势群体,而新毕业的大学生青壮年也面临着工作难找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所谓的农民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但也增加了原城市居民及毕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研究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就业问题,对促进就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政府与社会各组织要积极帮助失地农民及应届毕业生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积极向上的就业意识,支持农民和学生自主创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民和学生的就业。

关键词:城市化 失地农民 就业隐患 竞争力

Employ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Abstract

Urbanization is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human production, living and living mode, which is produced by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productivity.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urbanization level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people's life has undergone enormous changes in china. But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t is difficult to avoid the emerged some problems, the employment problem is very serious: farmers due to lose their life expansion of urban land and become "landless farmers" the new vulnerable groups, and newly graduated college students young adults also faces to find a job. The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has become the so-called migrant workers, in a way to meet the city's demand for labor, but also increased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on pressure of the original urban residents and graduate students. To study the employment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govern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to actively help landless farmers and graduates change their ideas, establish a positive awareness of employment, improving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of farm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 Urbanization; landless farmers; the employment problems; competitive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绪论 1

(一)选题依据与背景 1

一、城市化的内涵 2

(一)城市化的概念 2

(二)城市化的进程 2

1.世界城市化进程 2

2.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3

二、我国的城市化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4

(一)我国城市化现状 4

1.我国城市化水平分析 4

2.我国城市化的相关政策 4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5

1.城市化过程中的户籍管理问题 5

2.城市化进程中涌现的贫困问题 5

3.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 5

三、我国城市化进程面临的就业问题 6

(一)失地农民就业存在的问题 6

1.农民工自身有局限性 6

2.社会管理制度不完善 7

3.社会对待农民工不公平 7

(二)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产生的根源 7

1.政府方面的原因 7

2.征地企业方面的原因 8

3.失地农民自身的原因 8

四、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10

(一)强化政府的责任 10

(二)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 11

结语 13

致谢 16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背景

我国城市化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正从一个“大多数人住乡下”的民族向“大多数人住城里”的民族转变。中华民族要想强大富裕,就得完成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城市化并非单纯的市民化。务农人口的城镇化转移不能演变成盲目、随大流的政府指令行为,也并非凭借一纸户籍再加上城市低保就能轻易解决的。现在很多地方正在大摇大摆进行“土地换社保”、“农村户籍转城市户籍”的做法,明显有好大喜功、脱离实际的趋向,必须引起高度关注。[1]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在进入21世纪后,促使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就是城市化。我国经历了城市化进程的初级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有了质的飞跃,数亿人口聚集到城市,形成了难以估量的城市固定资产还有基础设施,为往后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作支撑。

世界各国的普遍经验证明:人口、资源向城市集中,是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基础设施,缓解社会矛盾的最优方案。城市化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解决一连串重大战略难题的同一途径。完善基础设施、调整供求失衡、解决就业问题、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等诸多重大难题的共同出路就在于发展城市化。城市化不仅是物质文明发展的表现,还是精神文明进步的动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一直是让人首鼠两端的战略,更是得到教训最多的。我国城市化发展中,无可避免地发生了很多问题,其中就业问题显得尤为严峻,值得深思。本文从城市化的进程着手,探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综合各界意见,提出了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出现的主要是就业问题的一些建议与对策,希望能对我国城市化中的就业问题有所帮助。

一、城市化的内涵

城市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但中国城市化的滞后也给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2]本文从分析城市化着手,主要探讨因城市化而造成的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以及在其冲击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

(一)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也叫做城镇化、都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 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3]

就眼下而言,国内外研究者对城市化的涵义从不同角度赋予了解释:从社会结构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以及城市化生活方式、城镇文化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从经济结构看,城市化也就是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业活动转化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从空间结构看,城市化是各类产业活动和生产要素向城镇聚拢及再分散的过程,展示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4]无论从何种角度看,城市化都与农村以及农民的关系密不可分,那么,城市化这一过程对农村人口及对农村的影响这一话题就无可避免了。

“城市化并非简单的市民化”。不能将农业人口的城镇化转移变成盲目、随大流的政府指令,农村城市化也并非凭借户籍再加上城市低保就可以解决的。在综合学者们对城市化及产生的问题的已有研究基础上,本文将对城市化产生的就业问题展开具体探讨。

(二)城市化的进程

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工业革命是起源于英国,然后席卷全球。而后世界从农业社会渐渐进入工业社会,从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转变。

1.世界城市化进程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工业革命时期。前期因城市生产力水平较低,可供城市居民消费的农副产品有限,城市发展因此受到制约。当时城市少、规模小,城市人口也不多,一般分布于灌溉便利、有利于生产或便于征收农产品的位置。这个阶段时间持续最久,城市人口增长也较慢,城市一般也是宗教、行政或手工业中心。到了1800年,全球城市人口只占全部人口3%。[5]

第二是工业社会时期。从18世纪中期起,城市化发展史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变化。工业革命冲击下中,城市发展变化之快,超越了过去任何一个时期。欧美各国城市数量陡增,1900年英国城镇人口的比率达到了75%,成了全球首个城市国家。工业推动城市发展,是近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世界城市体系是近代城市化涌现的一个重要特点。在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29.2%。[6]

第三是当代世界城市化。二战后,城市化逐渐形成世界化规模。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比较快,取得政治独立的国家,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发展,这大大加快了世界城市化的脚步。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历看来,城市化的过程大致是一条拉平的“s”形曲线。当城市化达到了大约30%时,就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达到了70%时,就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7]

2.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城市化阶段。中科院发布的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称,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这是中国的城市化进入新阶段的标志,这是继工业化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具有里程碑意义。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经过了三个时期:

1978-1984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力阶段。这一阶段是城市化的恢复时期,“先进城后建城”的指向明显。下放干部和知识分子返城就业,全面恢复高考也使一部分农村孩子进城;城乡集贸的开放发展,使大批农民迁入城镇,涌现大批暂住人口;此时发展起来的的乡镇企业也推动了小城发展;国家提高了城镇维护建设费用。此时的城市化从1978年的17.92%达到了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8]

1985-1991年,城市改革及乡镇企业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此时发展新城镇成为主力,东部沿海涌现大量新兴小城镇。

1992-2000年,此时城市化全面发展,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发展经济开发区成为主力。1992年到1998年,我国城市化率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达到了30.42%。[9]

二、我国的城市化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人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化的出发点和归宿。”[10]城市化,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保证广大农民择地择业自由的权利,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及保障制度。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我们要把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生产方式、提升价值观念作为出发点,坚持走城市化发展道路,以此为指导并督促我们前进。本人主要就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就业问题展开分析,从产生的原因及与城市化的关系来探讨如何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我国城市化现状

1.我国城市化水平分析

我国城市化始于改革开放后。十六大以后,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以年均1.35的百分点增长。2011年,城镇的人口比率是51.27%,比02年提高了12.18%,同比增长了18867万人;同时农村人口却减少了12585万人……如今在城镇中的农民工已达2.42亿人。[11]当然,我国农业生产基础总体仍很薄弱,农业技术水平还很落后,抵抗天灾人祸的能力还比较低。

2.我国城市化的相关政策

我国改革后,经济快速增长、城乡户籍分割,在这种条件下促进小城镇发展已然是政府选择的最佳方案。中国城市化开始由被压制转变为开放,过去城乡分割管理、严格控制城市人口数量的政策由推动小城镇发展的策略取代。80年,我国城市规划提出要“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总方针。于是,80年代开始实施市(地级市)管县制度,到了 1998年,共有100多个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12]83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说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要以小城镇为主,大中小城市为辅”,提出“加强小城镇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的必由之路。”[13]在那时的制度下,这一建议得到了普遍认同。

2000年10月,“十五”规划中提到:“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促进,我国推进城市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实施城市化战略。”[14]其中相关内容放宽了对外来人口的户籍限制,这标志着城乡分隔制度被废除了。

由此看出,我国城市化变化的重点主要是两方面,第一个是从实施城乡分隔转变为放松管制,鼓励农民在城市就业并落户;第二个是确立了将小城镇城市化的政策。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生改变所引起的人类生产、生活及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无法避免地涌现了许多问题,一般表现为下列几方面:

1.城市化过程中的户籍管理问题

大批农民进入城市以后,因为受户籍制度的限制,就是所说的“两元户籍制度”,因而没法融入于固有的社会组织中,无法接收到城镇居民所享受的社会福利等,仅仅只在体制外生存,成为流动人口,降低了我国城市化的脚步。”[15]

2.城市化进程中涌现的贫困问题

人口大幅度流入城市,对城市基础设施形成了极大压力,造成城市中心人满为患,交通堵塞,地价房价高,社会秩序混乱。城市化过程形成的贫穷落后首先是在农村。农村的高素质人才进入城市,导致文化水平原本就低的整体劳动力素质更落后,使农业生产水平停滞不前,而使农村更贫困。城市里的贫困主要表现在某一时期内因某种因素在城市生活里某些人和他们家庭的生活处在极低的水平,这些人很难在短时期内依靠自身摆脱贫困。我国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因此形成的城市贫困人口还将显著增加。

3.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

在我国推动城市化进程中,因为城市扩建而失去了依存的土地, 城郊农民成为“失地农民”这一新弱势群体。于农民而言,失地等同于失业、甚至是失去生活保障。由于失地农民的技术达不到工作需求,用人单位只能招收某些流动性较大的有一定技术的农民工。企业招不到适合的人才,而社会上还存在大批失业人口,双方用工不匹配的这种情况是“结构性失业”的特征。说到此,失地农民的此种表现更为突出。[16]想改变失地农民的就业难的困境必然要促进经济发展、开发种类繁多的就业岗位, 加强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积极创业, 加强培训、增强失地农民的劳动竞争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而在社会就业问题中还有一个族群尤显困难,那就是高校大学生。高校学生是人才资源中较高的一类层次,其就业更是我国高层次人才配置最重要的一环。目前,大学生就业已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毕业生找好工作难,高校大学生及老师家长都深有同感。

三、我国城市化进程面临的就业问题

我国促进城市化发展, 因为城市扩建而失去了依存的土地,城郊农民成为了“失地农民”这类新的弱势群体。失地对农民来说等同于失业,甚至可以说是失去了生活保障。失地农民这一群体想要自谋职业极其困难,其中很多人处在失业或半失业状态。而高校学生是劳动力中层次较高的那一类,他们的就业是我国人才配置最重要的一环。目前,大学生就业已是全社会重视的问题。城市化进程加快使高校扩招的进度也越来越快,高校大幅度扩招导致大学生大量增加,既大大加重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使大学学历越来越贬值。高校学生找到好工作难上加难,不论是大学生还是老师家长都深有同感。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何处?就业难是因为高校扩招导致的吗?还是因为城市化发展引起的呢?还是两者兼有呢?本文主要研究因城市化衍生的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建议。

(一)失地农民就业存在的问题

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4790字

您需要先支付 5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