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公共事业管理 > 正文

浅析全球化视野对中国大都市治理带来的新挑战文献综述

 2020-03-31 12:04:51  

文 献 综 述

一、 选题意义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1978 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加速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对外开放等政策吸引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并逐渐把中国产业推向全球竞争潮流,使得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过程中去。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因此, 全球化视野就成了我们考察和阐释当代发展问题的哲学方式。

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无疑扮演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城市、尤其是大都市的迅速发展, 数量不断增加, 规模迅速扩大,大都市化现象明显。国际化大都市身兼”城市群”和”国际化”两大国家战略重任,直接关系到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本文紧扣全球化与中国大都市发展两个方面,主要通过分析并描述全球化视野在经济信息政府管理体制方面给中国带来了怎样新的背景和挑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欧美地区的大都市治理作为范例分析其模式、优劣、成效,分析中国国情下可以借鉴的有益成分,以及可以进行怎样的学习式改革。对中国大都市治理未来发展趋势作深入的思考,并提出有一定实践操作性的建议。运用宽广的全球化视野审视和反思当代中国大都市的发展,对于认识当代中国大都市治理的基本趋势,正确把握全球化视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而推进中国不断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全球化研究中的代表人物

1 .沃勒斯坦:

沃氏 90 年代观点的最大发展是在其世界体系理论中嵌入了文明这个概念。通过分析文明概念的单、复数两种用法, 揭示了资本主义体系之所以获得文明合法性是因为启蒙运动把资本主义观念视为唯一的文明标准。因此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确立并不单单是劳动分工的结果,而是与此相伴随出现的一系列观念、认识获得肯定和接受的结果, 资本主义只是文明的一种,而非唯一的文明,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将由于其他文明的崛起受到挑战, 未来的全球化应是全球多种文明共存。

2 .斯克莱尔:

斯氏在其所著的《全球体系社会学》 一书中指出用全球体系来替代民族国家,以实现研究方法的变革。他提出三种跨国惯例: 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其中,经济方面的代表是跨国公司,政治方面的代表是跨国资本家阶级,消费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则主宰着文化意识形态领域。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全球体系。他形象地说明,消费主义是推动资本主义发动机运转的燃料,驾驶员是跨国资本家阶级,车辆本身是强大的跨国公司,这里应注意的是,他特别强调文化的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