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设施供给的空间差异与优化配置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5 15:17:15
文化设施是指文化活动所发生的空间场所以及必要的设备[1]。广义来说,文化设施是文化交流中提供的一个展现或集聚的空间,从而为人们参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提供活动空间,进而得以满足实现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知识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
综合2013年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增长测评报告》,我国的文化需求与消费都总体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不断提升,GDP总量从1978年的3678.7元到2018年的1.4万亿美元,翻了近30倍。特别是在2008年以后,世界经济急剧萎缩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仍保持了较高与较好的增长态势。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基础所决定的包括文化在内的上层建筑也呈现增长态势,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与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文化设施作为文化进行活动的物质空间载体,对于文化的繁荣与人民精神需求的满足有着基础性的作用与价值。文化设施需要一定的物质空间与服务受众面予以支撑其存在。因而,对区域文化设施供给进行研究有了现实的需求意义。
同时,文化设施的价值不仅限于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其生活质量与满足感,还在对以城市为代表的地方文化软实力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从而帮助城市打造与树立自身的品牌与定位,在现如今“千城一面”的格局中得以突围,获得更长远的发展机遇。因而对于文化设施的研究还被赋予了一定的时代意义。
1.1文献综述
国内外的相关领域学者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Markusen.A以及 Gadwa.A提出创意城市的概念,倡导公众参与的规划模式,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2]。Masot,.A. N.以及Alonso.G. C. 则对乡村设施的可达性进行了研究探索[3]。此外,还有Bertacchini.E.和 Dalle Nogare.C.对公共文化服务问题进行了探讨[4]。
河南大学赵宏波,余涤非等学者选取了基于位置的兴趣点数据POI作为研究基础,采用核密度统计等方法,对郑州市文化设施的区位布局特征进行了精细化的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他们以服务于文化设施的兴趣点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了2007年和2017年郑州市文化设施空间格局的演变,并从宏观的空间形态与微观的集聚中心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5类文化设施的区位布局特征[5]。
何丹、金凤君等学者提出了一个设施服务水平综合评价的模型。他们以北京市中心城区的文化设施为研究对象,借助多指标综合评价法、GIS空间分析和三维建模技术,从设施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和满意度4个方面,对北京市中心城区服务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其空间上的差异,总结了其空间分布的特征[6]。北京的于少璐、张景秋等学者则侧重于探索人的差异与文化设施分布的差异[7]。
田冬迪,芮建勋,陈能等学者在“PostgreSQL GIS”平台基础上,以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电影院等公共文化设施为研究对象,建立上海市公共文化信息数据库,并通过SQL空间查询语句以及一系列指数模型,对上海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8]。
河南理工大学的黄润芸学者从管理学的视角看待互联网时代下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对河南省的图书资源建设的现状、分布、资源利用分布不均的成因进行了探索,即均等化研究[9]。
中科院地理科学资源研究所的王婧,方创琳,罗奎以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吴康学者则是对中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投资与建设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个效率评价模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