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材料类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正文

普鲁士蓝电极材料在不同水溶液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文献综述

 2020-05-06 16:42:02  

文 献 综 述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重大应用应运而生,对大规模储能的需求与日俱增[1]。

在众多储能方式中,电化学蓄电池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使用简便、不受地理环境限制等优点,已成为储能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目前发展的各种储能体系中,基于嵌入反应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充放电速率快和循环性能优异等优势,开始进入移动式、分布式储能应用。

但随着能源问题的不断加深以及数码、交通等产业对锂离子电池依赖的加剧,有限的锂矿资源必将面临短缺问题。

地壳中的锂含量并不丰富(仅0.0065%),锂矿资源的不断消耗和价格的急剧提升将导致依赖锂离子电池的产品成本不断上升,进而限制其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这一限制在大型储能领域表现得更加突出。

因此,近年来又将视野扩展到一些储量丰富、成本低廉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元素,以期利用这类离子的嵌入反应,构建低成本、高性能的二次电池,以满足大规模储能在资源和成本方面的严苛要求。

在此背景下,一系列二次电池新体系,如钠离子电池、镁离子电池、锌离子电池、铝离子电池等,陆续有所报道并成为未来电池技术发展最具吸引力的方向之一 [2,3] 。

对于一个电池体系来说,最关键的组成是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

找能够满足高电压、高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的离子嵌入正极材料则更加困难,正极材料的性能(如比容量、电压和循环性)是影响”摇椅式”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以及循环寿命的关键因素。

因此,正极材料性能的改善和提升,以及新型正极材料的开发和探索一直是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