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现状调查——以某乡(某村)为例文献综述
2020-05-16 20:18:23
文 献 综 述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0%。据统计,2011 年中国农村 65 656 万人口中,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 9.1%[1],预计到 2030 年6.64 亿农村人口中,65 岁的老年人口将达到 17.39%,为 1.29 亿[2]。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逐步推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加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在农村的全面实施,以及人均寿命年龄的延长,农村老龄化的趋势显得尤其明显,”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1.28亿,占总人口的 10.2%,至此我国已达到10%的老年型标准,2007 年,60 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 亿 5340万,占总人口的 11.6%,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预计到2020 年将有 2.31 亿老年人, 占总人口的 16.0%,2050 年达 4.12 亿,占总人口的 26.1%。”而且我国 80%的老人都居住在农村,因此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就显得尤为复杂和困难。农村老年人口,在绝对数量上远大于城市,在农村老龄化的程度上明显高于城市,其速度上也快于城市,加之国家政府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缺位,这无疑对经济文化社会等全面落后的农村养老带来了更大的挑战[3]。
(二)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心和注意。在此情况下,对我国农村养老现状进行深入、客观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现实意义。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农民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人口高流动性成为趋势,传统养老观念改变等逐渐弱化了家庭养老保障的功能。农村养老问题不仅关系老年人的切身利益,而且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方面[4]。在此情况下,通过分析农村养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为有关部门在制定措施时提供一些可参考的资料。同时,基于农村养老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有效解决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担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团结,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光荣传统。
二、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对农村养老进行了很多研究,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如下归纳: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关于人口老龄化的界定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未来街道社工个人职业素质形成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 为灾后社会发展组织社区 定位社会工作外文翻译资料
- 城市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路径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赛博格宣言:20世纪后期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外文翻译资料
- 谁接受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数群体成员文化适应的人格视角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工作和精神病学视角下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初级护理中的生物—心理—社会挑战外文翻译资料
- 网格化管理促进城市社区防治犯罪的实践与思考外文翻译资料
- 社论:COVID-19期间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对老年学社会工作的启示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支持与中国农村的“留守”老人:以江西省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 从抗争到顺应:科层组织视角下的快递员身份认同与行动策略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