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蒽基的四羧基衍生物的合成和表征文献综述
2020-05-02 17:58:45
文#160;献#160;综#160;述 1. 前言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研究在当下受到越来越多研究团队的关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气体存储转化和分离、异相催化、荧光探测等方面的应用有不可估量的前景。
本研究拟用蒽醌构造基于蒽基的四羧基衍生物,对其进行表征,研究其荧光性能,以期其能作为MOFs的构筑配体。
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2.1.#160;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结构和特点[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种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或团簇通过无限配位的方式形成的新型有机无机多孔材料[1]。
因其迷人的框架结构、高的孔隙率、化学稳定性、可再生性、合成过程与仪器简单及其潜在的实用价值, 受到广泛关注[2]。
2.1.1多孔性及大的比表面积 多孔性是材料含一定数量孔洞的性质[3],多孔性是材料应用于催化、气体吸附与分离的重要性质。
MOFs中含有尺寸可调控的孔、孔道或孔笼(由微孔窗格组成的孔笼) ,孔径范围介于无孔到中孔。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不同的有机配体可以得到不同孔径大小的材料,气体吸附与分离一般选择孔径相对小、孔隙率高的MOFs材料;催化应用则选择孔径大的MOFs材料。
比表面积是评价多孔材料催化性能、吸附能力的另一重要指标,不断改变 MOFs 材料金属中心和配体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使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
1999年,Yaghi 小组[4]受金属簇化学结构的启发,采用金属簇 Zn4O(CO2)6和刚性有机配体均苯二甲酸合成了三维结构材料 MOF-5,并具有高的比表面积(Langmuir 比表面积约为2900 m2#183;g-1)和高的孔隙率(55%~61%) 。
2004 年,Chae[5]等通过研究具有六元环结构的石墨烯材料的比表面积发现: 材料结构应避免稠环,六元环暴露的端面和边缘数目越多,材料的比表面积越大。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BN嵌入型四苯并五苯:一种工具高稳定性的并五苯衍生物外文翻译资料
- MoS2和石墨烯作为助催化剂在增强的可见光光催化H2生产活性的多臂CdS纳米棒的作用外文翻译资料
- 通过在BiVO4的不同晶面上进行双助剂的合理组装制备高效率的光催化剂外文翻译资料
- 非编码RNA的固相合成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氢化驱动的导电Na2Ti3O7纳米阵列作为钠离子电池阳极外文翻译资料
- 高能量及功率密度的可充电锌-二氧化锰电池外文翻译资料
- 利用导电聚合物纳米线阵列来增强电化学性能外文翻译资料
- 自支撑Na2Ti3O7纳米阵列/石墨烯泡沫和石墨烯泡沫准固态钠离子电容器电极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碳纳米管金纳米粒子辣根过氧化物酶构建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毕业论文
- 新型联二吡啶Pt(II)炔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光物理性质研究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