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信任危机的社会心理机制分析文献综述
2020-04-22 19:12:40
(1)研究目的
信任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社会诚信和政府公信的基础,它渗透于一切社会交往行为之中。同时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社会交往模式,地域空间的限制被打破,全方位的联系沟通日益增强,从而更加需要社会成员之间、社会成员对所处社会建立基本的必要的信任。但近年来网络上频繁出现的虚假新闻、“反转”新闻使得网络事件中的社会信任危机愈发严重,网民对于信息真实性的信任程度越来越低,即使是官方发布的正式公告,也会有大量网民表示质疑。而在这背后正隐藏着政府公信力下降、媒体公信力下降以及专家系统公信力下降等信任危机。
如何有效化解网络社会信任危机,构建当今网络社会新型信任机制已成为当前社会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发生, 都是隐藏在其背后的社会心理驱使的结果。因此,本文旨在通过透视当代国人的社会心理机制来揭示当今网络上所展现的社会信任缺失问题的原因,从而在社会心理层面上对症下药,提出相应的化解网络社会信任危机的建议。
(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互联网的崛起时间较短,仅有二十几年,但它却极大程度地引发了社会结构和行为方式的转变,而目前对于网络社会信任危机问题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网络行为主体失范行为成因,对于理论体系的建构具有一定的意义。
现实意义:信任是社会稳定有序运行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网络所呈现的信任危机问题亟待解决,刻不容缓。本文在探究网络社会信任危机的产生心理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化解措施,对当代网络社会的信任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学术界对于网络维度的社会信任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观点也比较零散。
信任本身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德国社会学家卢曼在《信任与权力》中提出, 信任是基于人的生存策略的简化复杂性的机制之一,并采用‘二分建构’的方法将信任分为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前者以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建立的情感关联为基础,后者以社会的规范制度、法律法规的制约为基础。吉登斯则认为,“所谓的信任就是对一个人或一个系统之可依赖型所持有的信心,在一系列给定的后果或事件中,这种信心表达了对诚实或他人的爱的信念,或者,对抽象原则(技术知识)之证券性的信念”。我国社会学家郑也夫(2001)则将信任定义为一种态度,相信某人的行为或周围的秩序符合自己的愿望,它可以表现为三种期待,对自然与社会的秩序性,对合作伙伴承担的义务,对某角色的技术能力。
社会信任在某种程度来讲等同于信任,因为信任必然是当事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的事情,只要存在于人之间,也就是社会关系之下的信任。社会信任是历史性的存在,也是文化性的存在,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郑也夫,2015),而所谓信任危机,就是指社会成员在人际交往、集体活动以及公共生活等方面因缺乏共同的信任基础或信任维持机制发生动摇、失效而产生普遍怀疑与不信任的困境状态(洪波,2002)。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未来街道社工个人职业素质形成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 为灾后社会发展组织社区 定位社会工作外文翻译资料
- 城市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路径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赛博格宣言:20世纪后期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外文翻译资料
- 谁接受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数群体成员文化适应的人格视角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工作和精神病学视角下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初级护理中的生物—心理—社会挑战外文翻译资料
- 网格化管理促进城市社区防治犯罪的实践与思考外文翻译资料
- 社论:COVID-19期间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对老年学社会工作的启示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支持与中国农村的“留守”老人:以江西省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 从抗争到顺应:科层组织视角下的快递员身份认同与行动策略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