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公共事业管理 > 正文

南京高校志愿组织参与农村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南京Z志愿组织为例文献综述

 2020-04-17 16:54:49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

然而社会事业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却相对滞后,非盈利组织作为”第三部门”在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弥补社会保障短缺以及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因此将政府的部分公共职能转移给第三部门,调动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和提供公共服务,这将更好地促进社会转型,深化社会改革。

其中高校志愿者凭借人数众多、素质优越、热情高涨等特点成为志愿者群体中的主力军,其规模和数量不断地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近年来,国家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十八大等会议中多次强调大力开展扶贫志愿服务,构建扶贫志愿网络,鼓励大学生深入农村,参与新农村建设,各地方部门也积极响应,为高校志愿组织给予支持,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同时,高校志愿组织也有意识地将提供的服务向农村倾斜,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促进文化发展、提供人文关怀等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

然而,在参与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障碍和困难,存在着诸如人员管理不到位、缺乏制度保障、服务内容缺乏创新以及外界环境对服务志愿认知偏差等问题。

所以,了解高校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并且提出可操作的意见,这将有利于完善志愿组织参与农村志愿服务的机制,对志愿组织开展农村志愿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我国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对高校志愿组织参与城市建设的成果做出了大量研究,但从高校志愿者组织层面出发来研究青年志愿团体对新农村建设的系统理论不多,本文通过调查南京Z志愿组织7年来在农村开展志愿活动的现实情况,剖析其在参与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结合相关理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为高校志愿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农村志愿服务的行为奠定理论基础,更好地完善农村志愿服务机制。

2.现实意义 伴随着国家大力鼓励农村志愿活动,越来越多的高校志愿组织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这些志愿者们自愿服务农村,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农民群众提供物质和精神的支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