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正文

中国机电企业国际化地域扩展战略分析毕业论文

 2020-02-13 22:42:56  

摘 要

近年来,中国机电产业的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尤其是中国政府提出并实施了“一带一路”倡议后,机电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更是大量增加。这时,企业要想发展,国际化成为必然。三星电子和海尔成功实施了“先难后易”战略,华为成功践行了“先易后难”国际化战略,对于中国机电企业的国际化地域扩展战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案例比较分析了海尔和华为的国际化战略实施路径,然后以三星电子为例探讨了发达国家机电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最后对国内机电企业国际化地域扩展战略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本文以华为和海尔为例,研究了中国机电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实施路径,并对三星电子的国际化战略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机电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国际化地域扩展战略。本文的特色:采用多案例分析的方法,横向将国内机电龙头企业华为、海尔进行比较,纵向将国内和国际知名机电企业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为国内机电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得出了启示。

关键词:机电企业;华为;海尔;三星电子;地域扩展战略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afte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roposed and implemente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e foreign trade of China#39;s electromechanical industry has grown rapidly and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 the electromechanical industry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this tim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becomes the only way for enterprises to become better. Haier and Samsungrsquo;s 'difficult first then easy' and Huaweirsquo;s “easy first then difficult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of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Chinese machinery and electrical enterprises and other industries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research has important realistic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nalyses Haier、Huawei and Samsung#39;s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path, and then reaches the suggestions about Chinese machinery and electrical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ization geographical expansion strategy selection.

The paper takes Huawei and Haier as examples to study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hina#39;s electromechanical enterprises#39;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and comparatively analyzes Samsung#39;s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omechanical enterprises shoul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expans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enterprise#39;s own situ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paper: Using the method of multi-case analysis, the domestic well-known electromechanical enterprises Huawei and Haier are compared horizontally, and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well-known electromechanical enterprise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longitudinally, and finally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selection of domestic electromechanical enterprises is obtained.

Key Words:machinery and electronic enterprises; Huawei; Haier; Samsung; geographical expansion strategy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2

1.3国内外研究动态 2

1.4 概念综述 4

1.4.1 机电产品 4

1.4.2 国际化地域扩展战略 5

第2章 中国机电企业国际化地域扩展战略 9

2.1 中国机电产业国际化发展现状 9

2.2 华为国际化战略 10

2.2.1 初试海外市场阶段 11

2.2.2 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阶段 12

2.2.3 进军发达国家市场阶段 12

2.2.4 贸易全球化阶段 13

2.3 海尔国际化战略 14

2.3.1出口战略阶段 15

2.3.2多国战略阶段 15

2.3.3全球化战略阶段 16

2.3.4国际化新阶段——“人单合一” 16

第3章 国际知名机电企业国际化地域扩展战略 18

3.1 三星电子的国际化战略 18

3.1.1海外初试期 18

3.1.2 外型扩张期 19

3.1.3 内在追求期 20

3.1.4 全球跳跃期 21

3.2 三星电子国际化发展现状 22

第4章 结论与启示 23

4.1 结论 23

4.2 启示 24

参考文献 26

致 谢 28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世界格局的渐渐多元化以及地域界限的逐渐拓展,经济全球化使得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等要素在全球实现自由配置成为可能。从2016年到现在,全球政治和经济局势在很多层面都充满了惊喜和意外。自2016年初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很多变化,扰动了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令人欣慰的是,在现阶段,中国不仅没有出现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而且对全球化的态度也逐渐变得乐观。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并相互融合的新的时间节点上,各地的企业都纷纷加入了国际竞争,从而使生存空间得以延伸,使企业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自从中国在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的经济就飞速发展,对外贸易的增加尤为突出,其中机电产业则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支柱产业。作为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机电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国内现已具备比较完善的制造生产机电产品的机制,拥有一系列大型机电企业集团,且已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作为中国支柱产业之一的机电产业,是国内最先开放、市场化程度最高、拥有最多知名品牌、在全球影响力最大、知名企业家也最集中的行业。但是,与国际市场上的机电龙头企业相比,整体竞争力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加入WTO后,国内机电企业面临来自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一方面,中国国内机电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机电产业正在经历战略性调整,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夺取中国国内机电市场的份额。面对国内国外两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为了生存和发展,中国机电企业唯有“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本文选择华为、海尔、三星电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华为、海尔作为中国机电行业的代表企业,对其进行研究对于了解中国机电企业国际化地域扩展战略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三星电子则是韩国机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发达国家机电企业国际化地域扩展战略的选择,此外三星电子是一个亚洲企业,中韩两国在许多方面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三星成功的国际化战略选择为中国机电企业选择国际化战略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本文拟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基于文献梳理的企业国际地域扩展理论的相关知识为本文的案例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本文选用华为、海尔和三星电子作为典型案例对其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国内两家机电企业的国际化地域扩展战略,得出了中国机电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典型路径,然后再与韩国三星电子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得出了有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机电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选择的相同点和差异所在,最后借鉴三个知名机电企业国际化的经验对中国机电企业国际化战略拓展路径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1.3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般认为主流的国际化理论源于产业组织理论和经济学理论,在国际化理论约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众多学者从多个理论视角对企业国际化进行了研究;广义国际化理论源于Hymer的垄断理论,该理论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企业成长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等[1]。此外,对外直接投资(FDI)理论是解释企业国际化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FDI有关理论主要包括垄断优势理论[2]、内部化理论[3]、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4]。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Hymer首先提出了垄断优势这一概念,他认为同一行业中的某些企业由于拥有某种特定的垄断优势,而只有那些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才能开展跨国经营活动;这里的垄断优势主要包括资本优势,技术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管理系统和销售能力五大优势[5]。后来,他的导师金德伯格扩展了垄断优势理论,并认为市场的不完全导致美国公司具有一定的垄断优势;这种垄断优势使得美国公司在东道国获得的利润高于母国的利润;而市场的不完全性可以将企业的垄断优势分为三类[6]。第一类为产品市场不完全优势,也就是产品的差异化,包括产品的商标,性能,销售渠道,价格等因素;第二类是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优势,包括低成本借贷资金,管理技能,技术专利和独特工艺等;第三类则是规模经济的优势,公司可利用扩大再生产来降低企业的固定成本支出从而获得经济规模收益[7]。后来在Vemon[8](1996)、Buckley(1976)、小岛清(1977)等人的发展之后,Dunning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终于完成了国际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1]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Ansoff将企业市场与经营和产品之间相互关联、共同经营的主线,决定了企业所从事的经营业务的基本性质定义为企业战略[9]。Johanson和Mattsson在1988年又将企业在整个国际市场网络中建立、形成和发展企业间网络关系的过程定义为企业国际化[10]。Richard·D·Robinson则提出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国际市场上企业对国际产品流动和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有意识追求中[11]。中国学者宋亚非在2010年再次将国际化战略定义为:企业进行跨国销售、生产、研发等跨国经营活动,同时在国外还拥有和控制着营销、生产或服务的设施[12]。

近年来,许多学者利用资源基础观和制度理论对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进行了大量研究。学者Barney1991年在整合了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资源基础观的分析框架[13]。他认为:企业控制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属性、信息和知识等资源使企业能够构思并实施提高其效率和效果的战略[14]。此外,制度理论还认为,东道国组织中利益相关者对跨国公司的评价会受到制度距离的影响,这使得企业难以获得合理性;在当今学术界一般认为企业面临的母国和东道国的制度距离越大时,越倾向于采用低资源承诺、低程度控制的进入模式[15]。除了单独利用资源基础观和制度理论对企业国际化进行分析外,也有部分学者(Meyer等,2014)采取了权变的角度对企业的国际化行为进行了分析[16]。众多学者(例如:Meyer and Peng(2005)[17],Peng等人(2008)[18]、Peng and Chen(2009)[19])逐渐将制度理论和资源基础观这两种视角结合起来用以企业国际化研究。他们通过研读并概括以往学者的研究,创造出整合了制度理论和资源基础观这两种理论视角的研究框架[20]。这种新的研究视角认为,企业全球经营的成功与否由制度理论和资源基础观共同决定,而不是以往学者所提倡的由制度或者资源来决定。随后,Meyer等人在2009年采用制度理论和资源基础观交互的这一研究方法,利用有关实证对于在不同制度情境下发达经济体企业在具有相同资源寻求动机时如何选择国际市场进入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21]。随着新兴经济体的企业国际化进程逐渐加快,不断有学者从东道国和母国制度差异视角探索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国际化战略(Lu等.,2014[22]; Rao-Nicholson and Khan,2017[23];汪涛等,2015[24])。

1.4 概念综述

1.4.1 机电产品

本文选用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Rev.3)的第三次修订版作为产业分类标准;SITC REV3 将贸易货物分为十类,将第七类商品机械及运输设备(Machinery and Transport Equipment)定义为机电产品,具体分类如表1.1所示[25]

表1.1 机电产品具体品类

一级部门

二级产品

产品定义

机械及运输设备

71.发电机械设备

蒸汽发电、风力水力发电、核反应堆、发动机等设备

72.个别工业专用机械

矿山专用设备、化工专用设备、公安消防专用设备等

73.金属加工类机械

自动化机械、金属切割机械、表面处理、成型设备、铸造设备、物料处理设备、测量设备等

74.一般工业机械和设备和机器零件

工业设备及零件

75.办公室机器和自动资料处理仪器

自动数据处理及零配件、办公设备

76.电信和录音及音响仪器和设备

通信设备、电视广播接收器、录音设备等

77.电气机械,用具和仪器,巢,及零件(包括非电气同行,电家庭型设备)

电气设备、仪器、家用电器、放射设备

78.道路车辆(包括气垫车辆)

陆路车辆、汽车零部件

79.其他运输设备

791.铁路车辆及设备

792.航空航天器械

793.船舶及浮动结构体

资料来源:联合国第三次修订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Rev.3)

1.4.2 国际化地域扩展战略

一、战略内涵

国际化地域扩展战略主要包含两种战略:渐进式扩展(先易后难)和高起点经营(先难后易)。

(一)渐进式扩展战略

渐进式扩展战略意味着先进入最不发达国家,然后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最后进入发达国家。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相对较低,进入壁垒较低,有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市场竞争相对较弱,进驻此类国家成本会相对较低,且见效比较快。这种“先易后难”的扩展战略被形象地叫做“农村包围城市”,并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上,逐步推进[26]。采取这种战略对于提升企业知名度、声誉和运营管理能力有很大的好处,同时能够减轻对于品牌资源的压力。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由于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想品牌形象被国际市场的消费者所接受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公司进入外国市场的次序受地理位置的临近性、文化的相似性和经济发展的相似性这三个因素影响。地域上的临近有利于公司收集关于竞争反应的重要信息和政府政策,且联系费用也较低。文化上的相似性,即较近的心理距离有助于与相关行为主体保持良好沟通和交流。经济上的相似,意味着消费者购买习惯、可支配收入的相似,通常对跨国公司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高起点经营——先难后易

发达国家市场相较发展中国家市场拥有更加稳定的政治体制,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更加明确的行业惯例。此外,由于有巨大的目标客户群和比较激烈的的市场竞争,很多跨国公司都十分青睐发达国际市场。跨国公司成功进军发达国家市场后,在目标市场上树立和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积极夺取市场占有率,形成品牌影响力,然后再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开始扩展发展中国家市场,增加其知名度,则会更容易被目标群体所接受。目标用户在接受了相关品牌之后,便开始对其培养品牌忠诚度。因为不管对于消费者还是生产者,美国和欧洲市场象征了最严格的市场标准,一旦产品和品牌在欧美经过了检验,消费者便会对该产品和品牌充满信心。

“先难后易”策略的前提条件是全球化进程中技术的迅速普及、全球同步使用同类产品已经成为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先将精力集中于开拓发达国家市场,在具备了可信赖的品牌和达到了较高的质量标准之后,然后再扩展发展中国家市场,便使得消费者易于接受,甚至有望培养较高的品牌忠诚度。

您需要先支付 5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