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失踪紧急反应机制研究——基于网络寻人平台的比较分析 开题报告
2020-02-26 08:26:2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达到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系统了解我国当前儿童失踪紧急反应机制的组成、运行效果、运作特点。当前我国儿童失踪的反应机制中有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形成并发展了如“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宝贝回家”网、“百度寻人”、“微博打拐”等基于互联网的种类多样的寻人平台,系统了解各种平台的运行方式和特点,以及各平台作为紧急反应机制的部分所发挥的作用,是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探索更完善的紧急反应机制的必要前提。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 研究设计
本题希望通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国内现有的儿童失踪网络寻人平台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搜集与整合,整理出当前国内儿童失踪找寻平台的发展模式和运行特点,通过比较研究各平台的模式,总结其优缺点,针对其不足之处并参考美国安珀警戒系统的完善之处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推动国内失踪儿童紧急反应机制的完善,提高失踪儿童找回率。
2.2 技术方案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2018年1月-2月,查阅文献,整理相关资料
(2)2018年3月25日之前,完成开题报告
(3)2018年5月25号之前,根据实际进度上传阶段性成果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刘莹, 刘栓. 我国儿童失踪紧急反应机制的现状、问题与完善——基于美国“安珀警戒”的借鉴[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7(5).
[2]黄克琦. 浅析“ccser儿童失踪预警平台”传播机制[j]. 新闻研究导刊, 2015(22):193-193.
[3]逯鑫赫.失踪儿童社会联动救助机制研究——以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为例[j]. 纳税,2017(09):130-131.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未来街道社工个人职业素质形成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 为灾后社会发展组织社区 定位社会工作外文翻译资料
- 城市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路径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赛博格宣言:20世纪后期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外文翻译资料
- 谁接受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数群体成员文化适应的人格视角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工作和精神病学视角下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初级护理中的生物—心理—社会挑战外文翻译资料
- 网格化管理促进城市社区防治犯罪的实践与思考外文翻译资料
- 社论:COVID-19期间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对老年学社会工作的启示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支持与中国农村的“留守”老人:以江西省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 从抗争到顺应:科层组织视角下的快递员身份认同与行动策略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