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控制理论视角下的青少年越轨行为研究毕业论文
2021-03-25 22:17:46
摘 要
近年来,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快速上升的犯罪趋势得到遏制的大背景下,青少年越轨事件却层出不穷。作为解释青少年犯罪行为产生原因的重要范式,从赫希提出至今,已有大量西方实证研究检验了社会控制理论。但目前国内鲜少有严格的实证研究探讨社会控制理论对中国青少年越轨行为的适切性。
本研究运用量化研究方法,建立OLS回归模型,研究社会控制各个因素与青少年越轨行为之间的关系,旨在用社会控制理论解释青少年越轨行为发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对学习的奉献和对正向社会规范的信念,对青少年越轨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青少年对父母的依恋和在参与日常活动的次数,对青少年越轨行为无显著影响。此外,在控制变量中,不良朋辈对越轨行为也存在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探讨相应的应对策略,力图预防青少年越轨行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社会控制理论;青少年;越轨行为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background where the rapidly growing crime tendency was contained after our nation’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the adolescents’ transgressing events emerged endlessly. As an important paradigm of explaining the cause of adolescent crime, from the proposing of Hirsch, a lot of western empirical studies have tested social control theory. But there are few strict empirical studies that probe into social control theory’s applicableness towards Chinese adolescent’s deviant behavior.
This research uses quantized research method, establishes OLS regression model, research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social control factors and adolescent deviant behavior, aiming at using social control theory to interpret the cause of adolescent deviant behavior.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adolescents’ dedication to study and the faith to positive social regulation have obvious negative influence on adolescents’ deviant behavior; adolescents’ attachment towards their parents and the time of their participating in daily activities have no obvious influence on adolescents deviant behavior. In addition, in control variables, bad friends and peers have obvious influence on deviant behavior.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we should discuss corresponding coping policies to prevent adolescent’s deviant behavior and promote the health growth of adolescents.
Key Words:social control theory;adolescents;deviant behavior
目 录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1
第2章 文献回顾 3
2.1 社会控制理论 3
2.2 相关实证研究 4
第3章 研究方法 6
3.1 数据 6
3.2 测量 6
3.2.1因变量 6
3.2.2 自变量 6
3.2.3 控制变量 7
第4章 研究结果 8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10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7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青少年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设祖国未来的栋梁,其发展对社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然而近几年,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快速上升的犯罪趋势得到遏制的大背景下,青少年越轨事件却层出不穷。2003年至2015年间,经审查批准,由全国检察机关逮捕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数量达92万余人,不批准逮捕16万余人,起诉108万人,不起诉5万余人(最高人民检察院,2016)。青少年犯罪比例逐年上升,犯罪年龄越来越小。有研究显示,总数为4700多名的受访青少年中,承认曾出现过越轨行为的青少年占17.5%,越轨行为包括欺凌、勒索钱财、打架、赌博等[1]。在对天津市2002年入狱罪犯具体情况的调查统计显示,其中有39.34%为18岁以下的青少年[2]。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无一不显示着青少年发展形势不容乐观,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青少年越轨行为渐成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大致有两方面原因,即外部因素和青少年自身的内部因素。
在外部因素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焕然一新。然而快速增长的GDP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安因素。社会的价值观单一、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日渐滋长;卫生安全、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社会正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危机。面对逐渐丰富的文化多元性和层出不穷的社会矛盾,青少年极易出现迷茫心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紧张与压力,从而做出过激的应对措施,导致青少年越轨行为。除此之外,还有父母、学校以及朋辈等外部因素会影响青少年的行为。
从青少年自身角度来看,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年龄段。身体正处于快速发育期,可能会使得激素分泌不平衡,出现情绪起伏过大的现象,有时高兴激动,有时意志消沉。有研究者分析青少年越轨内部归因时把关注点放在自我韧性和自我控制上,因为青少年自我韧性低,在处于压力状况时,倾向表现出僵化、混乱的行为;Gottfredson与Hirschi(1990)认为,自我控制程度较低的人具有暴躁、喜欢刺激和肢体运动,并不喜欢认知活动,且以自我为中心等特质。据上海的一项统计显示,上海市儿童和青少年情绪障碍率已经达到11%——18%,行为问题发生率达3%。[3]可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极易导致越轨行为的出现。
青少年犯罪是犯罪学一个热门的研究问题,学界对如何解释这个现象提出了多种理论,包括一般压力理论(Agnew,1992,2006)、差异交往理论(Sutherland,1947)、社会控制理论(Hirschi, 1969)等。目前,在国内已有实证研究用一般压力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解释青少年越轨行为。鲍婉宁,Ain Hass与皮艺军(2004)用一般压力理论解释越轨行为,以广州和石家庄的高中生为样本,把与老师、父亲母亲、朋友的不良人际关系设为压力源,探讨压力对越轨行为是否存在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压力来源可以使青少年产生焦虑、愤怒的负面情绪,从而影响中国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和越轨行为。[4]赵军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发现接触暴力信息与未成年人的越轨行为发生率呈正相关,但是对青少年暴力犯罪无显著影响。[5]但是国内关于社会控制理论的相关文献大多是对理论的介绍,或是尝试用社会控制理论解释青少年越轨犯罪的情况或个案,鲜少有严格的实证研究探讨这一理论对中国青少年的适切性。 本文将从社会控制理论的角度去研究青少年越轨行为,探究依恋、奉献、参与和信念这四个变量与越轨行为的相关性。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未来街道社工个人职业素质形成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 为灾后社会发展组织社区 定位社会工作外文翻译资料
- 城市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路径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赛博格宣言:20世纪后期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外文翻译资料
- 谁接受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数群体成员文化适应的人格视角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工作和精神病学视角下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初级护理中的生物—心理—社会挑战外文翻译资料
- 网格化管理促进城市社区防治犯罪的实践与思考外文翻译资料
- 社论:COVID-19期间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对老年学社会工作的启示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支持与中国农村的“留守”老人:以江西省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 从抗争到顺应:科层组织视角下的快递员身份认同与行动策略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