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社会学类 > 社会工作 >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鄂西土家族婚姻习俗的变迁研究-以鄂西z村土家族的个案为例文献综述

 2021-03-11 00:34:58  

1.目的及意义

(1)目的及意义

婚姻习俗是社会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文化的重要内容,Z村位于鄂西东北部,与重庆市交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与外界沟通交流机会少,社会流动性弱。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重大变革,鄂西土家族的民俗文化亦发生了急剧变化。婚姻和婚俗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体系,体现着这个民族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透过婚姻内容和习俗的变迁,研究社会经济、政治的变迁,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

婚姻习俗是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方婚姻习俗各自根植于其深厚地理、自然、历史、经济土壤之中,有相似之处,同时各有特点。婚姻习俗是社会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讲,西方相对于我国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择偶标准上更加自由、注重双方的满意度,对于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宗教信仰等有较少的关注度。

国内学术界从婚姻习俗、变迁的内容、变迁的原因等方面对我国婚姻习俗及变迁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论证,

在对于我国传统婚礼习俗的研究方面,国内学者达成了相对一致的意见,即“六礼”,纳采、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婚宴(钟祥虎,2005);由于中国少数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在婚礼习俗方面也存在着些微不同,罗承松(2010)中提到属拉祜族拉祜西支系的苦聪人串姑娘、提亲、吃火笼酒、娶亲四个环节。王伯承,吴晓萍(2011)提出郎德上寨苗族的传统婚俗包括择偶习俗-游方和媒妁婚约、结婚礼仪-提亲、定亲、接亲。

在婚姻习俗变迁的原因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论述,第一、国家政策的变化以及外界经济拉力的作用。(杨筑慧2009;蔡亚玲 2009;郗玉松 2011)第二、交通的改善和发展,与外界文化交流增多。(蔡亚玲 2009);第三、思想观念的转变,其中包括父辈观念、社区情理的影响、外来文化的冲击。(胡晓燕 2013)第四、法律法规的影响(席塔娜 2010)。

在我国婚姻习俗变迁的内容研究方面,有学者就以婚姻圈变动、婚姻选择标准、婚恋习俗、嫁娶仪式等为切入点(兰东兴2016;胡晓燕 2013),从择偶、订婚以及结婚仪式在内的一系列以婚姻缔结为目的的活动中探讨婚姻习俗的变迁;还有一些学者从婚姻经历变化过程,即从群婚-血缘婚-骨种婚-非血缘婚的变化中探讨婚姻习俗的变迁;(宋仕平 2004;彭林绪2001)

相较于国内学者对婚姻习俗的研究,国外学者更侧重于婚姻组成形式及理论框架方面分析。

在婚姻的形式上,摩根和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上有不同形式的婚姻,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他们最终发展成一个完美的形式 - 一夫一妻制,这也是人类的最后一种形式婚姻。

在婚姻组成方面上,韦伯从社会阶层的角度出发,指出处于同样阶层的人容易相互成为朋友,解释了阶层内部通婚的缘由;美国社会学家威廉#8226;奥格本则从社会变迁的角度阐释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变迁的快慢,而婚姻习俗作为民俗相对来讲更加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变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