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时代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文献综述
2021-03-11 00:34:07
“互联网 ”是创新 2.0 时代下互联网发展新形态和新业态的总称,具体包括了在知识社会创新 2.0 的推动下互联网形态的演进过程以及所产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所谓“互联网 ”就是互联网的创新状态,在全新的创新时代背景下,利用互联网进行创业,从而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最为重要点。
在“十二五”期间,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统计,我国高校毕业生有70%左右的就业稳定率,也就是有将近 30%的学生毕业之后不能找到工作。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着很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压力,不仅仅是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还有就是毕业生的数量和规模都在进一步扩大。
大学生作为最具活力和创新的一个群体,需要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创业能力,这是高校工作者目前十分紧急的工作任务,要能够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敢于自主创业,进而抓住机遇,减轻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更好的促进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一)目的及意义:
1.“互联网 ”是互联网思维发展的实践成果,是当前一种重要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展的功能。鼓励大学生创业,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能够推动经济形态的不断发展。
2.在“互联网 ”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大学生创业,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能够缓解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发现,近年来对“互联网 ”时代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比较多。廖翠玲(2016)认为“互联网 ”时代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需从政府、学校和企业三个主体来进行,发挥政府引领的主导作用,将企业作为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第二课堂,对学校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杨乐(2015)论述了大学生在“互联网 ”时代下创业途径的选择,主要说明了高校应利用社会资源,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活动顺利开展,认真开展系统的创业教育,进行有效的创业辅导,和为大学生搭建良好的网络创业平台。杨延朋(2016)主要从个人、高校、政府这三个主体来论述,他认为个人需进行自我创新创业意识培养,高校要不断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体系,政府部门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
总的来说,这些研究涉及个人、学校、政府、企业和社会等主体,主要从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政府部门的政策基础设施支持、企业的辅助作用等方面来探索在“互联网 ”时代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未来街道社工个人职业素质形成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 为灾后社会发展组织社区 定位社会工作外文翻译资料
- 城市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路径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赛博格宣言:20世纪后期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外文翻译资料
- 谁接受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数群体成员文化适应的人格视角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工作和精神病学视角下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初级护理中的生物—心理—社会挑战外文翻译资料
- 网格化管理促进城市社区防治犯罪的实践与思考外文翻译资料
- 社论:COVID-19期间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对老年学社会工作的启示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支持与中国农村的“留守”老人:以江西省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 从抗争到顺应:科层组织视角下的快递员身份认同与行动策略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