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正文

南京工业大学智慧校园体系建立与运营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06 11:04:13  

本章从智慧校园的体系建立和智慧校园的的运营模式两个方面,总结了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

2.1 智慧校园的体系建立 2.1.1 智慧校园的概念 建设”智慧校园”这一概念是在2010年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由浙江大学提出的。

智慧校园是指以物联网为基础,收集校园里多种平台和设备产生的大量信息,并进行整理、筛选、分析,以此建立智慧化的校园生活、教学、管理、科研一体化的环境。

这个一体化环境以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改变学校师生、管理人员和校园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使交互形式和信息利用更加方便灵活。

”智慧校园”的建设要以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方向,以优化高校教学应用、提高师生服务为核心,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为主线,以打造标准、高效、统一、智能的管理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为重点,在前期数字高校的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上,以物联网和云计算平台为依托,综合全面地进一步提高校园信息化应用与服务水平[1]。

2.1.2 智慧校园体系的发展与建设 浙江大学的规划将智慧校园理解为高速的互联、透彻的感知、更科学的决策、更实时的控制、更便捷的服务、面向服务的运算等六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智慧校园的框架,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公共支撑平台、智慧校园综合信息服务、标准规范和体制机制、智慧应用系统等建设内容。

蒋家傅等人在《基于教育云的智慧校园系统构建》一文中指出,”智慧校园”是信息技术和信息应用的高度融合以及信息终端广泛感知。

”智慧校园”系统包括技术、教育和文化在内的多重属性,具有(1)融合的网络与技术环境,形成一体化的网络和应用环境;(2)广泛感知的信息终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 智能感知环境; (3)快速、综合的处理业务、信息和数据;(4)智能的管理与决策支持;(5)个性化的信息服务;(6)广泛的自主学习环境,智慧的课堂; (7)按需动态分配和技术服务充分共享的教学资源平台[2]。

我国智慧校园研究存在的问题有:研究开发的起步相对较晚,还没有长远的整体的规划和准则,各个高校的信息系统采用的技术标准、数据规范没有统一;各部门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信息化管理集成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各部门间缺乏有数据共享关系和交换途径;大部分高校对此研究投入成本较小;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刚刚起步,在智慧校园和数字校园的实现方面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