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设计学类 > 环境设计 > 正文

利川市民俗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4 20:03:18  

1.目的及意义

1.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时代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博物馆领域愈来愈全面深入地认识到文化遗产除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还与民众生活关联密切,民俗博物馆在这一背景下得以发展。

然而国内民俗博物馆历史相比西方众多博物馆是短暂的,主要是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制约。因此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的统治形态导致民俗文化与皇家艺术泾渭分明,商贾权贵等大都投资亭台别馆也不投资民俗博物馆,更不谈民俗文化的研究与保护。当全球化席卷世界,人们对于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萌发,自199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墨尔本大会表明对无形文化遗产的责任至今博物馆、无形文化遗产全球化。

据史料考证,于我国最早建立的民俗博物馆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设于北京大学的风俗物品陈列室,而其之所以被建立,是人们意识到风俗物品对于民族生活见证的重要性,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1914年,华西协和大学建立了古物博物馆,为民俗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平台。同年,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捐资建设厦门大学苗夷文物陈列室。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于1958年在首都北京建立了民族文化宫,用于展示交流全国各民族文化。1985年,苏州民俗博物馆开馆,也是我国第一座真正民俗意义上的博物馆。1998年,贵州梭嘎,中国与挪威携手合作建立生态博物馆.....

目前,全球拥有博物馆数量为35000座以上,呈现空前繁荣态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德国法兰克福工艺美术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美国洛杉矶州立艺术博物馆、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日本江户东京博物馆等。据2007年数据统计,我国民族地区博物馆数量已经达到400多家。

学者左汉中指出:“民俗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民俗的产生,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解。”恩施州博物馆胡佳豪先生曾经谈到:“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他的根基是民族历史文化,因此民族地区博物馆应该办成民族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宝库。”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徐艺乙也曾指出“当代民俗博物馆的责任就是要将这些已经成为历史的民俗文化保存起来,选择其中经典的部分进行展示陈列,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推广和宣传,让今天的民众通过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来学习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不难看出,民俗博物馆是一个以教育为目的特定的建筑场所和空间,它集中展示民族的传统民俗和优秀民间文化,不断丰富参观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这里,观众可以得到专业的信息和服务,特别是通过亲身体验,他们能在这里享受民俗文化的快乐,提高民俗文化的修养和素质。

而现在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其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将兴建民俗文化变为自觉的行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设民俗博物馆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从博物馆的馆藏数量、规模、质量和内涵上来讲,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博物馆还需要提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上财富的增加,民俗文化保护意识正逐步提高,未来民俗文化博物馆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就当前为数不多的中国民俗博物馆现状分析,它们均具有集中保存、研究、展示特定地域民族民俗文化的功能,但从发展趋势而言,民俗博物馆体现着明显的主题性,它不仅承担着学术研究的任务,同时还主要为社会大众提供教育、娱乐、休闲等多方位服务的功能,以确保民俗学、民族学研究成果在全社会实现资源共享。对此,民俗博物馆的建筑规划与多功能空间的体现极其重要,它需要满足不同层次的观众需求,建筑设计与展示设计必须最大程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针对客体和主体的复杂性,将设计的意图传达给受众者,积极促进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