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设计学类 > 产品设计 > 正文

新媒体技术对传统山水画创作方式的影响与改变文献综述

 2020-04-23 19:56:54  

1.目的及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国内外研究分析:

在目前的艺术背景下,新媒体艺术引起了国内外艺术家的广泛关注,它是伴随科技从传统绘画艺术中发展而来的,从形式上看它不同于西方绘画,中国画等现成艺术品,我们不可否认新媒体艺术与传统绘画之间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必须承认新媒体艺术不同于传统绘画艺术的特殊本质。尽管它以一种前卫、开放的艺术形态存在,将统绘画概念延展至画架之外,但他的发生、发展始终离不开传统绘画的形式和观念。

对比东西方艺术,二者的造型观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是两者各不相同,西方艺术偏向于科学具象的,观察事物是从质感、体量,比例等来分析,注重眼睛看到的事物,而中国画的造型观是哲学意象的,艺术家注重体悟在看到客观世界后产生对客观世界自然形象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强调心里所想的。“即心灵对自然生命的感受则是化解对客观物体视觉感受所引发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情感因素。所以国内的艺术家们对于山水画传统的继承,以及山水画创新是否符合传统有着一定争议。现在人们往往将笔墨作为一个重要的能量标准。有笔墨就有传统,对山水画的创新就要做到“笔墨随时代”。

在数字化时代,媒介传播技术的不断改变了人们接受处理信息的方式,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提供新的途径。同样也为艺术家打开了一条新的创作路线。例如2011年,谷歌借助其优势技术“街景视图”推出“Art Project”,这一计划使得全世界的网名可以在晚上星尚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珍品,其高清度达到了70亿像素,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以进行全球文化交流。此外,以虚拟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为中国山水画传播提供新的媒介和群体,开辟了中国山水画创作和审美体验的新视野。同样也为艺术家打开了一条新的创作路线,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语言。

晋代书法名家卫夫人说: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 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清代画家方薰在 《山静居画论》中称:“用墨,浓不可痴钝,淡不 可模糊,湿不可混浊,燥不可涩滞,要使精神虚 实俱到。”当代,人们对于笔墨与山水画之间的关系问题,有过强烈的争论。现在这些笔墨一样不可缺少,只是说将传统的毛笔,石砚换成了现代技术:投影,触控,沉浸式体验等一系列的科技手法,前者更多的是遵循“笔墨是中国画核心”这一说法,后者却将这种笔墨方式和淡化,更多的强调的是山水画所营造出来的意境和体验感受,对于事物通过客观的情感体悟,再进行高度的审美凝练。归结到最后,还是所有的创作都基于原本的创作概念,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展现的方式也随时代变化,也是符合“笔墨随时代”这一说法。

现在有不少画家认为,打破传统的束缚,不一定需要彻底抛弃传统,传统山水画的创作是不能割断传统的,传统是现代山水画创作的基础,我们需要做的是将现代新媒体技术与山水画进行结合,基于传统山水画的意境上做另外一种形式上的创新,不再局限于宣纸上的作画。当代艺术家徐冰曾有一系列的山水画创作,其中借光“画”中国山水就是实现了不同的创作方,不在局限于传统的笔墨,其作品从正面看是一幅传统的山水画。但是从背面看,则是用干枯植物、麻丝等现成物组成的。

2.研究的实践意义:

本作业主要研究新媒体技术对传统山水画创作方式的改变与影响,将山水画的传统语言转化成信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动装置艺术也有越来越多的表现形式,如何在数字技术房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完成互动装置的用户体验性和交互性是重点。在目前互动装置艺术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情况下,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怎样让观众有一个良好的互动体验和视觉体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