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理工学类 > 轮机工程 > 正文

油港油品区风险评价与风险分析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28 20:30:04  

1.目的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对原油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由于我国原油的储量很低,我国产油量跟不上需求的步伐,导致需求量的大部分需要依赖进口来弥补,所以我国是全球第二大原油进口国每年进口量在3亿吨以上,近年来的对外依存度维持在60%左右。目前,我国石油进口的运输方式主要是通过海运完成的。为满足石油海上运输发展的需要,我国相关石油仓储配套设施建设也迅速发展起来。国家为保证原油的进口在油港的建设和运营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但是如何保证油港安全有效的运行还存在一些问题。石油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因此石油的储存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一旦发生泄漏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则会严重威胁到生命与财产安全。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已造成不少的安全事故,如中石油大连港“7.16”爆炸事故油泄漏事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由于人员在油轮停止卸油的情况下在输油管道加注脱硫化氢剂引发了输油管道起火并持续燃烧9小时,连续发生6次爆炸,造成作业人员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3亿元,同时导致周围至少50平方公里海面被原油污染 。

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保证油港的安全运行,它首先要分析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对于辨识出的危险因素根据它们的发生概率和危险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并针对分析出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而且具有可行性的安全对策,以达到预期的安全目标。因此,针对油港储运实际情况,构建储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油港储运运作安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环境污染危险具有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曹鑫【1】[2]以我国油码头安全管理现状为研究对象,应用层次构建理论,建立油码头安全评价指标,研究了灰色综合评估方法以及层次评估结构,建立了油库安全评估的灰色评估理论模型;崔文罡[3]分析油轮靠港及装卸作业的主要风险因素,建立油轮靠港及装卸作业安全ISM分析模型,基于ISM分析结果提出降低油轮靠港及装卸作业风险的对策建议,识别船舶靠港及装卸作业的主要风险因素,建立船舶靠港及装卸作业溢油风险概率分析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建立模糊Bow-tie模型对油轮靠港及装卸作业溢油风险因素、溢油发生概率、溢油后果及溢油风险值进行分析。张婧瑶[4]基于贝叶斯网的港口油品储运安全评价。张国平[5]等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油码头进行安全性评价,通过安全评价结果,进一步规范码头附近水域的通航条件,保证码头正常运行。林睿[6]等油港安全评价指标构建研究指出安全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应遵守:

(1)系统性原理。以全局出发,用系统性的眼光来考虑安全评价,把影响安全的因素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统一协调。

(2)惯性原理(外推原理)。对于一个事物,可以根据它的惯性来预测它的发展趋势,进而推断它对目标的影响,所以在构建时应该遵守事物的发展所带有的延续性。

(3)类推和概率推断原则。类推和概率推断原则是指若已知不同的两个事件之间存在相互关联或制约的关系,那么就可以利用先导事件的发展规律并且通过两者的关联概率来推断较迟发事件的发展趋势。

《石油库设计规范》对油品码头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划分的主要规定有油船、油驳灌装易燃油品时,爆炸危险区域以灌装口为中心,半径卸船或密封灌装油品时,爆炸危险区域以灌装口为中心,半径对于常见的操作压力三的情况, 阀门、法兰、油泵等多数设备爆炸危险区域半径只有3m。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