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的人因分析及改进毕业论文
2020-02-19 18:33:00
摘 要
图书馆是高校的核心建筑,是广大师生高频率使用的工作、学习和社交的场所。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的规模与功能也在不断扩张,传统图书馆已经走向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信息化的图书馆。而一所现代化的图书馆除了要求其基础设施更先进、功能更齐全之外,还要求其更注重对用户需求的了解,对人文的关怀。提供更舒适的环境,才能提高用户满意度,提升其工作效率,达到人-馆-环境的最佳匹配状态。
本文以武汉理工大学南湖图书馆的人因分析及改善为内容,在研究了大量中外文献的基础上,基于人因工程学的理论知识,对南湖图书馆进行了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及现场调研法,收集了用户意见,并对南湖图书馆的环境条件、设施规划、功能提供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时,使用相应的测量仪器测量了图书馆噪音及照度的数据。最终分析出了南湖图书馆现存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了改善意见,希望对图书馆的建设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人因工程;高校图书馆;用户满意度
Abstract
Library is the core build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a place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work, study and socialize with high frequenc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size and function of the library is also expanding, the traditional library has been declining, replaced by the modern, informational library. A modern library requires not only more advanced infrastructure and complete functions, but also more understanding of users' needs and care for humanity. Only by providing a more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can user satisfaction be improved, work efficiency be improved, and the best matching state of man-library-environment be achiev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human factors in Nanhu library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is paper studies Nanhu library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and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field survey were used to collect users' opinion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on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acility planning and function provision of Nanhu library. Meanwhile, corresponding measuring instruments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noise and illumination data of the library. In the e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nreasonableness of Nanhu libra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brary.
Key Words: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university library;user satisfaction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 -
1.1研究背景 - 1 -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
1.4.1 研究内容 - 2 -
1.4.2 研究方法 - 3 -
第二章 图书馆功能实现度分析 - 4 -
2.1 用户需求 - 4 -
2.2 现有功能及区域划分 - 5 -
2.3 功能实现度情况 - 6 -
第三章 图书馆环境及设施分析 - 8 -
3.1 环境条件 - 8 -
3.1.1 气温 - 8 -
3.1.2 声环境 - 9 -
3.1.3 光环境 - 10 -
3.2 设施分析 - 13 -
3.2.1 设施布局 - 13 -
3.2.2 导向标识 - 16 -
第四章 针对图书馆的人因改善 - 20 -
4.1 功能改善 - 20 -
4.2 环境及设施改善 - 20 -
4.2.1环境改善 - 20 -
4.2.2 设施改善 - 21 -
第五章 结论 - 25 -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大学教育,以其专业性、学术性为特点,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在大学课堂之外,图书馆承担起最重要的角色,不仅提供文献资料,更满足学生自我学习与研究的需求,为全校学子提供“第二课堂”的服务。图书馆俨然已成为大学校园的核心建筑,从一个图书馆建设的好坏与否,能窥探出该学校对学习研究的重视程度。阿纳.麦.卡特(Allan.n.carter)1966年在给美国国会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能够在各个领域都具有较高水平的大学总具有全国第一流的图书馆”[1]。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不断增多、信息资料等愈发丰富、学生数量逐年上升,这对图书馆的容量提出了挑战;人们对于图书馆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不仅能借阅资料、自习,还能进行电脑操作、电子资料查阅、小组学习,甚至是休息、社交等······这对图书馆的功能提出了挑战;而人们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还希望能更舒适、更便捷、更愉悦,没有障碍,感受图书馆的人文之美,这对图书馆的人性化设计提出了挑战。可以看到,人们对于图书馆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而其所扮演的角色也愈加丰富,因此,要合理设计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性强的、有人文关怀的图书馆绝非易事,而需要好好的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改进。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为了优化图书馆环境,使图书馆用户能在一个更好更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本文以武汉理工大学南湖图书馆为对象进行人因分析研究,以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人-馆关系的协调,提升图书馆用户的使用幸福感,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与满意度。同时,总结出一般大学图书馆应具备的功能、环境条件等,丰富图书馆设计的案例,为其他学校图书馆的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图书馆人因分析及改善这个课题,有着不同的研究思路和方式,但核心都归于使用户能获得更好的体验与服务。
不少学者进行了整体研究,以理论综合阐述为主,描绘理想的图书馆模型。张丰智应用人机工程学的有关理论,探讨在图书馆的“人—机—环境”系统中,如何应用人机学原理, 根据人的特性,设置符合人机测量尺寸、方便取放图书的书架,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座椅, 适合人体视觉习惯的阅览桌等,并探讨了图书馆的视觉环境、光环境、色彩环境对读者的学习、活动和健康的影响, 提出了控制改善的措施和手段[2];孟凡龙从建设园林式图书馆、设置人性的艺术家园、打造温情图书馆三个方面提出了循天建馆、因人设物、人物相宜的建设尝试[3]。
在具体案例研究方面,中外学者一般采用实地测量的方式,或进行同类型对比,或建立评价体系,得出改善方案。Ferrer N与Villarouco V以巴西伯南布哥联邦大学图书馆为研究对象,运用人体工程学,建筑学和环境心理学的成熟技术,逐一考量物理排列、环境、家具、美学、无障碍、用户感知等因素,又以校内6个研究中心进行比对,调查大学图书馆中用户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以确定用户满意度及这些空间结构的优势和弱点,证明用户和设计师共同参与制定项目的重要性[4]。
还有部分学者选取某特定因素,进行专门化的研究。Susan Gordon-Hickey等人通过对20位参与者进行实验,得出学生对于图书馆噪音的接受度(听觉环境需求),建议图书馆、馆员及用户应该坦诚地交流声学环境需求,图书馆应根据他们的需要提供不同的声音环境[5];Seung Hyun Cha及Tae Wan Kim探究影响学生对于图书馆空间选择的五大因素,从而为建筑师设计更有效的空间提供参考[6];吕佳丽、黄滢将高校图书馆家具与常规家具作对比,探索两者的区别,针对高校图书馆家具的特点,分析高校学生对家具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和科技性的需求,提出了应通过专属家具打造专属空间、家具配置应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等观点,为营造一个更安全舒适、便捷美观、富有人情味和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高校图书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7]。
综上可见,国内外对于图书馆的人因研究已经非常全面细致,从宏观到微观,视角不同,评判方式也不同,并且有意识地把高校图书馆单独拿出来研究,更注重学生群体的感受。但是其对高校图书馆的研究往往局限于某一功能区域,如阅览室,而未对图书馆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限于专业背景,大多数都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需要和室内设计师、建筑师共同合作才能提出更为明确的技术方案。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由于本文是对图书馆进行人因分析及改善,因此重点在“馆”和“人”。在“馆”方面,选择武汉理工大学最年轻的图书馆——南湖图书馆。在“人”方面,由于图书馆的用户群体主要分为学生、老师、馆员三类,而学生群体占据了用户的大部分,且人数众多便于调查研究,因此选择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的方式,研究图书馆的功能实现度、环境条件、设施规划与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需要改善之处。同时,设计调查问卷,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及研究生进行问卷的发放,收集其意见,分析其需求,以对图书馆进行人因改善。
1.4.2 研究方法
(1)查阅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照度、噪音的标准,并分析判断图书馆的实际标准,以及噪音、照度的上下限、最优值等。
(2)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又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以观察为主,确定需要观察的对象类型,然后在多个点进行观察,拍照记录;二是以测量为主,借助一定的器材如声级计、照度计、卷尺等,对相关的指标进行测量,做好记录,并与标准数据相核对。
(3)面谈询问法。选取适当的调查对象,当面向其进行询问,以更快更有效地收集意见,确定主要的需求与意见,帮助问卷的设计。
(4)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并进行分发,广泛调查用户意见,获取有用的数据,帮助确定现场调研的重点。
第二章 图书馆功能实现度分析
2.1 用户需求
分析用户需求是设计和改进图书馆功能的第一步。满足用户需求是功能提供的意义所在,因此有必要首先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由于图书馆是一个大型的公共建筑,用户在其中从事的活动也复杂多样,因此需求种类也较多。现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用户需求进行分类。
图2.1 用户需求分类
如图2.1所示,按用户对图书馆的要求,可将用户需求分为基本需求与附加需求:
(1)基本需求:即阅览书籍、自习的需求;
(2)附加需求:附加需求又可分为活动类附加需求与服务类附加需求。
1)活动类附加需求:用户希望不仅可以从事阅览、自习这两项基本活动,还希望图书馆能满足其包括休息、电子阅读、展览、开展会议的需求等。
2)服务类附加需求:即用户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对便利学习生活、起辅助功能的服务的需求。其包括使用厕所、茶水间、打印区的需求等。
从用户本身需求的特质出发,又可将用户需求分为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
(1)生理需求:包括对声、光、微气候、空气品质等的要求,用户希望图书馆能提供适宜的环境,使身体感到舒适,处在最佳的工作状态中。
(2)心理需求:分为领域感、私密性、公共性、多样化四类需求。
1)领域感:根据人类学家Hall的研究成果,每个人的周围都有一个隐形的“空间气泡”,当自身的“空间气泡”与他人的“气泡”相交叉时,我们会产生不适感,并调整与别人之间的间距[8]。因此,图书馆桌椅大小、距离的设置要考虑到用户的领域感需求。
2)私密性:当人们正在处理较为重要或较为私密的工作时,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或者是一个较远的距离能给人们更多的安全感,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进自己的工作中。人们不喜欢在全神贯注地时候被干扰,期望能有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
3)公共性:与私密性相矛盾,有时人们希望能处在一个公共的环境中,使周围的环境来影响自己。例如图书馆的学习气氛可以对用户的学习效率起到积极的影响,因此,在有的时候,人们也会有公共性的需求。
4)多样化:正如前面两者所提到的,用户的需求也可能是矛盾的,因此用户需要图书馆提供多样的空间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要能够兼顾,给予用户以更多的选择。
总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需求分为不同的类型,其彼此不能相互涵盖,为并列关系。因此,在考虑用户需求时,应同时考虑到基本需求、附加需求、生理及心理需求这四种因素。
2.2 现有功能及区域划分
根据用户需求,图书馆应当具备与其对应的功能,即基本功能、附加功能及满足用户生理、心理需求的功能。作为一个新建的图书馆,南湖图书馆相对于武汉理工大学其余图书馆而言已经具备了较为丰富的功能。在基本功能方面,图书馆设有书架与自习书桌,供用户阅读与工作;在附加功能方面,图书馆提供了艺术馆、校史馆、朗读亭等,给用户提供了更多元的场所,满足其进行多种活动的可能;同时,图书馆还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如茶水间、酸奶机等,让用户在进行主要活动的同时能享受到各种服务,使工作更便捷,心情更舒畅。
根据其现有功能,图书馆空间被划分为借阅区、休息区、服务区、电子阅读区等多种功能区域。其中,借阅区包括自习区、阅览区、藏书区。由于图书馆实行开架阅读,自习区、阅览区、藏书区不再以墙壁或房间隔开,而是相互融合交错,形成了借、阅、藏一体的模式,书库由单一集中型变为分散的多线藏书形态。如图2.2、2.3所示为南湖图书馆的两种借阅区模式。前者为各楼层的一般模式,藏书区位于每层楼各侧的中部,其内侧与外侧均为自习区及阅览区;后者为1.5楼(连接一楼与二楼的工具书阅览区)的模式,藏书区位于空间的每一边,将自习区包围在中间。不管是哪一种模式,用户从藏书区拿起一本书后,都可径直走到邻近自习区阅读,缩短了用户的路径,节省了用户时间。
研究各功能区的楼层分布(如表2.1所示)可以看出,图书馆的功能区分布为一个沙漏式的形状,底部及上部功能区种类较多,而中下部功能区较为单一。尤其是三、四、五楼,基本上仅有借阅区。这样不仅使得用户能快速到达工作区域,优先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也使得整体环境较为纯净,不会被其他活动所干扰。通过问卷调查用户习惯去的楼层,得到如图2.4所示结果。可以看到,用户选择三、四、五楼比例分别为35.29%、25.49%、37.25%,分别位居第二、三、一位,且其占比相较别的楼层而言有较大的优势。说明图书馆这样的楼层排布较为合理,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图2.2 一般楼层借阅区 图2.3 1.5楼借阅区
表2.1 功能区分布表
2.3 功能实现度情况
虽然南湖图书馆的功能及功能区域看似已较为完备,但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调研,还是从中发现图书馆功能实现度存在以下三种情况的问题:
(1)某些功能仍然欠缺:这类问题较少,主要反映在服务性功能的欠缺上,用户希望图书馆能提供更细致的、更体贴的服务。如在问卷调查中有同学提到,在厕所门口应装有纸巾售卖机,从而解决一些同学未带纸巾的困境。
图2.4 用户习惯去的楼层排行
(2)提供了该功能,但功能设备或功能区域不足:这类问题较为突出,在关于用户的附加需求和心理需求方面均有体现。图书馆提供了这种功能,但由于提供此功能的区域太少,导致供不应求,或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之处。如在附加需求方面,30.39%的同学都希望能增加户外阅读区,因其目前仅设置在五楼的东西两侧;同样地,图书馆的打印区仅设置在二楼东南角,对于在高楼层学习的同学来说十分不便捷。在心理需求方面,图书馆的自习桌以四人大学习桌为主,满足了公共性需求;对于私密性需求,图书馆在仅6楼IC空间设有三面环绕式的学习桌,除此之外各楼层均无单人学习区,且6楼IC 空间需要预约使用,增加了一道门槛,给想使用单人学习桌的同学带来了不便。在问卷调查中,有35.29%的同学希望能够增加单人学习区。
(3)功能足够,但未划分专门的功能区:图书馆未将实现某类功能的场所集中起来,形成一个专有功能区给用户使用。一般来说,在同一个专有功能区的用户更有可能从事同样类型的工作,这样可以形成特定的氛围,提高完成工作的效率。这类问题在自习区上表现明显。南湖图书馆给用户提供了足够的自习区,但却没有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划分。从事着不同类型工作的用户,混杂在一张学习桌上,可能会对彼此产生干扰。其中,电脑自习与普通自习之间的矛盾尤为严重。许多同学表示在自习时忍受不了旁边座位用力敲击键盘、点击鼠标的声音。另外,也有许多大三大四的同学反映想要专门的考研学习区,以减少书籍的搬动,形成考研的氛围。
第三章 图书馆环境及设施分析
一所具有较高人因意识的图书馆不会止步于仅向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功能,其还会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的基础上,思考如何优化其使用的条件。且用户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受体验感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环境条件及设施进行分析。由于图书馆的借阅区承载了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是和用户联系最为紧密的地方,也是用户到访频率最高、停留时间最长的区域,故主要以借阅区内的环境及设施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
3.1 环境条件
3.1.1 气温
在人因工程学中,气温属于微气候环境因素中的一种,除气温之外,微气候环境还包括湿度、风速等。由于在对图书馆用户进行小范围的意见征询时,用户普遍对气温这个因素有较大的意见,而对湿度、风速的满意程度较高,因此将微气候环境中的气温一项单独拿出,而其余因素不作研究。
图书馆的气温舒适度与季节相联系。当季节为春秋两季时,此时馆内温度适宜,空调处于关闭状态,因此读者普遍感到舒适,不冷不热,温度适中;而当季节转为夏季或冬季时,由于馆内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因此需要开启空调,此时便会因空调温度的不合理而产生不舒适感。
以上是毕业论文大纲或资料介绍,该课题完整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请添加微信获取,微信号:bysjorg。
相关图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