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可重构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2020-02-19 22:26:2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研究目的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可达到120~150w·h/kg,相较于其他的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商的比能量而且短时间的质量比功率可达1000w/kg,因此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研究的热点【1】。动力电池系统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通常动力电池系统是先由多个电池单体构成电池模块,再根据电动汽车的需求,串联或并联多个电池模块构成动为电池系统。电池单体通常是指单个电化学电芯,通过一定的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将电池单体串联或者并联组成具有大电压或者大电流的结构,称之为电池模块【2】。动力电池系统除了电池模块、电连接结构以及机械固定结构外还包括电池热管理、电池电压管理化及电池安全所需的bms模块。本文就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进行结构设计以及相应分析工作,确保动力电池包满足工作要求。
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1)基于电动汽车的主要性能参数以及动力电池包的参数要求,完成相应的动力电池包结构设计;
(2)对所设计动力电池包进行结构强度计算分析。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表1-时间计划表
| 					 周次  | 									 工作内容  | 									 提交内容  | 			
| 					 1~2(7学期第19-20周)  | 									 确定毕业设计选题、完善毕业设计任务书(相关参数)、校内外资料收集  | 									 毕业设计任务书  | 			
| 					 3 (8学期第1周)  | 									 方案构思、文献检索、完成开题报告  | 									 文献检索 开题报告  | 			
| 					 4~5(8学期第2-3周)  | 									 外文翻译、资料再收集  | 									 外文翻译  | 			
| 					 6~8(8学期第4-6周)  | 									 设计计算、草图绘制 
  | 									 设计计算草稿、草图  | 			
| 					 9~11(8学期第7-9周)  | 									 图样绘制、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 									 图样、论文初稿  | 			
| 					 12~14(8学期第10~12周)  | 									 图样及设计计算说明书整理、资料袋整理,答辩资格审查  | 									 正式图样、论文  | 			
| 					 15 (8学期第13周)  | 									 学生提出答辩申请,并作答辩准备;教师审阅图纸、说明书  | 									 毕业设计资料袋  | 			
| 					 16~17(8学期第14-15周)  | 									 参加答辩  | 									 毕业设计成绩  |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赵冠宇,徐丹,冯富春.一款纯电动乘用车电池箱体的设计[j].电源世界,2015(08):42-44.
[2] 姜高松.某纯电动汽车电池箱结构设计分析及优化[d].湖南大学,2016.
[3] 刘元强.纯电动汽车电池包结构设计及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