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正文

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开题报告

 2020-03-02 08:31:5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通过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弥补了国内的资本和技术缺口,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有所提升;但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因为核心技术的缺失而受制于人,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陷入技术路径依赖。技术寻求型ofdi是我国企业打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获取先进技术实现赶超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

我国企业要开展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区位选择问题。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占据主导地位,他们主要凭借的是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技术优势。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相较西方国家起步晚,拥有较少的投资经验。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也尚处于起步阶段,相较于对外商直接投资、资源寻求型ofdi、效率寻求型ofdi的丰富研究,对技术寻求型ofdi的研究比较匮乏,学者们对此尚未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现阶段,我们就需要加快脚步,对技术寻求型ofdi的区位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具备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一部分,论述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概括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部分,总结和归纳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2018年4月:完成论文初稿;

2018年5月:论文的修改与完善;

2018年6月:论文的定稿与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张世珍.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7.
[2]邱滟榆.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寻求效应分析[d].云南大学,2012.
[3]赵健.中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0.
[4]赵健.中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0.
[5]郑霄鹏.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战略与绩效研究[d].南开大学,2014.
[6]遇芳.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研究[j].商业研究,2011(12):40-44.
[7]孔贵宝.技术寻求型fdi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当代经济,2006(01):66-67.
[8]申俊喜.后起国家技术寻求型fdi的特征及政策调整[j].现代经济探讨,2009(09):23-26.
[9]郭娟.中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与反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3.
[10]郝文利.基于技术缺口的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11]周伟.论美国企业技术寻求型fdi的内部化[j].科学与管理,2005(02):8-11.
[12]周伟.美国企业技术寻求型fdi的区位选择及其借鉴[j].管理现代化,2004(06):59-62.
[13]尹华.我国制造企业技术寻求型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 武汉大学、美国james madison大学、美国科研出版社.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management(ebm2010)[c].武汉大学、美国jamesmadison大学、美国科研出版社:,2010:5.
[14]刘辉煌,代迪尔.技术寻求型fdi与技术利用型fdi:基于经济效率的对比分析[j].湖湘论坛,2009,22(05):87-91.
[15]云芳芳.企业技术寻求型fdi的区位选择研究[d].中南大学,2009.
[16]王菲.企业技术寻求型fdi进入模式选择研究[d].中南大学,2010.
[17]朱绿乐.企业技术寻求型fdi的实现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8.
[18]尹华,朱绿乐.企业技术寻求型fdi实现机理分析与中国企业的实践[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307-311 318.
[19]黄颖.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fdi的模式选择——以中兴通讯tsfdi为例[j].对外经贸实务,2011(05):75-77.
[20]白洁.技术寻求、开放式自主创新与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战略[j].改革与战略,2009,25(06):40-41 45.
[21]艾晓峰.中国汽车企业技术寻求型fdi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8.
[22]吴淼淼.中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溢出效应[d].复旦大学,2011.
[23]杨慧杰.技术获取型odi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24]孙坤乾.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其在全球价值链中链节提升途径的作用分析[d].山东大学,2009.
[25]丛静,张宏.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研究——基于东道国国家特征[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4,30(04):104-113.
[26]黄颖.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fdi的问题及其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1(02):74-76.
[27]赵健.中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0.
[28]黄颖.中国企业在美国技术获取型投资的实践与战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09):86-90.
[29]黄颖.中国对美国技术获取型投资的逆向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吸收能力视角[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13(04):17-24 47.
[30]康灿华,吴奇峰,孙艳琳.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获取型fdi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10):109-112.
[31]赵佳颖.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fdi及其溢出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07.
[32]黄颖.论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fdi的模式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9(01):108-112.
[33]陈怡晓.技术获取型fdi对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中国产业升级作用分析[d].山东大学,2008.
[34]孙艳燕.我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8.
[35]赵佳颖,富元斋.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fdi逆向溢出效应机理分析[j].山东经济,2009,25(05):64-69.
[36]杜群阳.ramp;d全球化、反向外溢与技术获取型fdi[j].国际贸易问题,2006(12):88-91.
[37]张兵.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区位选择及绩效[d].南开大学,2013.
[38]杨媛.从投资动机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d].山东大学,2015.
[39]宋杰修.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研究[d].东华大学,2011.
[40]刘子源.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区位选择[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
[41]何爱馨.中国o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
[42]李琼.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43]罗细飞.投资动机导向的我国外向fdi区位选择研究[d].中南大学,2010.
[44]缪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
[45]张兵.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区位选择及绩效[d].南开大学,2013.
[46]孙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
[47]王利华.中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48]范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49]石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09.
[50]洪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
[51]陈芳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52]刘伟.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
[53]赵伏云.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54]杨震.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研究[d].华侨大学,2013.
[55]闫彦.华为海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7.
[56]金珍.华为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4.
[57]牟西军.华为公司国际化实践与分析[d].复旦大学,2008.
[58]郝汉韬.华为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6.
[59]吴昊,宋龙飞.华为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策略探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3):61-64.
[60]黄皓骥,马骧,王梦月.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以华为、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差异为例[j].时代经贸,2009(06):60-61.
[61]莫利加,李菊霞.华为公司国际化动因、区位选择与绩效[j].企业家天地,2008(08):124-125.
[62]柴锐.联想与华为国际化经营对比分析[d].吉林大学,2017.

[63]motohashi, kazuyuki, and yuan yuan. "productivityimpact of technology spillover from multinationals to local firms: comparingchina's automobile and electronics industries." research policy 39.6(2010): 790-798.

[64]ng, linda fy, and chyau tuan. "location decisionsof manufacturing fdi in china: implications of china’s wtoaccession."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14.1 (2003):51-7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