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的限制指数及贸易效应文献综述
2021-02-26 11:15:18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大趋势,各国纷纷加入自由贸易区以促进经济发展、扩大政治影响。我国在加入 WTO后,国际经济方面的战略重心也偏移到了建立自由贸易区方面,与其他国家签署多个自由贸易协定。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后,为了避免自由贸易区外国家的“搭便车”行为,原产地规则必不可少,在我国相关自由贸易协定立法滞后的情况下,研究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WTO多边自由贸易谈判受阻的今天,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加入区域性自由贸易区成了众多国家的共同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把自由贸易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当前,全球范围内自由贸易区的数量不断增加,涵盖议题快速拓展,自由化水平显著提高。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截止目前,我国已经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有14个,正在谈判中的自由贸易协议有9个,双边和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外向型发展的动力来源。研究、制定最适合我国目前经济体制的原产地规则,对于我国充分利用自贸区建设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选取中国与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原产地规则为具体研究对象。1972年中新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稳步发展。新西兰在对华关系上走在了发达国家的前列,取得了五个“第一”,分别是:第一个与中国结束入世双边谈判,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第一个与中国开展双边自贸协定谈判,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第一个与中国香港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08年4月7日签署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同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是我国与其他国家签署的第一个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诸多领域的全面自由贸易协定,也是我国与发达国家达成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和新西兰自贸协定生效的7年,新西兰对中国出口年增长33%,远高于新西兰和其他贸易伙伴不到6%的平均出口年增长率。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初衷,是为了在区域内部成员国之间提供贸易往来便利化,贸易往来自由化。自贸协定中的原产地规则的设立初衷,也是为了准确判断自贸区域内贸易货物的真实来源国,正确实施针对区内、区外货物的不同的优惠贸易政策。原产地规则是区域优惠贸易谈判中的重要议题,是一国贸易政策的风向标。原产地规则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也由最初为方便海关进行贸易国别统计、标记货物原产国,发展成为现在的除传统关税壁垒之外的又一种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对于自由贸易区而言,原产地规则发挥着降低外来竞争,保护区内成员国的作用,但过于严格的原产地标准也会产生贸易限制、贸易转移等经济效应,对全球经济产生消极影响1。
中新自贸区建设正处于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之中。2016年11月20日,在秘鲁利马举行的APEC领导人会议期间,中新双方共同宣布正式启动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升级谈判。升级谈判范围涵盖服务贸易、竞争政策、电子商务、农业合作、环境、技术性贸易壁垒、海关程序合作和贸易便利化、原产地规则等众多领域,将推动中新自贸协定升级成为更高水平的贸易协定。 本文试图从事后计量分析的角度来研究,直观地分析政策安排在双边贸易中的作用和影响,也为中国正在积极洽谈的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规则的制定提供参考。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广义的自由贸易区,通常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开放投资,从而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
狭义的自由贸易区,是指一国国内,一个或多个消除了关税和贸易配额、并且对经济的行政干预较小的区域,往往是自由港的延伸。如巴拿马的科隆自由贸易区、德国汉堡自由贸易区等。本文主要讨论广义的自由贸易区。
关于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的研究文献,学者们主要围绕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所带来的贸易效应和经济效应展开研究。研究分为两个角度:一是事前预测,二是事后评估。李丽、邵兵家、陈迅(2008)采用GTAP 模型, 就中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一般均衡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新西兰所受经济影响要大于中国所受经济影响;中国的GDP 和福利水平会受到负面影响,而新西兰的GDP 和福利会得到较大改善2,该研究属于事前预测。自贸协定生效数年后,学者们进行了事后评估的研究。Dr.Sayeeda Ban ( 2014) 考察了中国和新西兰之间1980 年至2012 年的双边贸易关系,结果表明,中新两国间的双边贸易额开始比较低,2008 年后中国和新西兰贸易关系开始加强,显示出积极作用,而双边贸易互惠尚不均衡,这表明进一步改进的余地3。曹家威、张哲(2015)采用引力模型和stata分析软件,定量分析两国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贸易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向新西兰出口是有正面积极促进作用的,但由于实施时间还不够长,对贸易产品采取零关税待遇还需要一段时间,或者由于其他原因,目前来说,影响尚不是很强4。邱丹、张斌(2016)运用引力模型,以乳业为例分析中新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中新贸易的影响,分析得出,CNFTA的建立使得中国自新西兰进口乳制品的平均关税从12.14% 降到2014 年1.98%,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对新西兰乳制品的进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