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正文

浅析武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影响毕业论文

 2021-02-24 10:33:23  

摘 要

中部地区自北向南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六省份,是我国传统的人口大区,农业重镇。受制于薄弱的经济基础、较低的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城镇化水平,中部地区整体对外贸易发展缓慢,存在着总量不高、结构失衡等诸多问题。2016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因此如何借助武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这一契机发展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为此,本文采用了中心城市与区域对外贸易增长四作用理论框架,首先对武汉市、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现状进行单独分析和对比分析,指出了中部地区对外贸易所存在的问题,然后着重阐述了武汉成为中心城市后将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产生的四大效应,最终的结论是:武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有助于中部地区对外贸易规模的增长和结构的改善。文章的最后为促进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进出口贸易结构;极化聚集作用;扩散辐射作用

Abstract

The central area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including Shanxi, Henan, Anhui, Hunan, Hubei, Jiangxi six provinces, is the largest population in the area of China's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town. Subject to the weak economic base, lower market level and lower level of urbanization, the overall foreign trade of the central region is developing slowly, an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low total amount and the unbalanced structure. In 2016,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issued "to promote the rise of central China" 13th Five-Year "planning", clearly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f Wuhan city. Therefore, how to use Wuhan as a national central city to develop foreign trade in the central region is a subject worthy of attention and research. The first step i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trade in Wuhan and the central region, and compare them,Then I point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oreign trade in the central region;Then I focus on the four major effects on foreign trade in the central region after Wuhan becomes a central city.My final conclusion is that Wuhan has become a national central city, helping the growth of the scale of foreign trad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ts structure in the central region.Finally,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in the central region.

Keywords: National Central City ;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structure; Polarization aggregation; Diffusion radiation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

1.1.1选题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文献综述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3

第2章 中心城市与区域对外贸易增长的作用机制 5

2.1四大作用分析框架 5

2.2四大作用机制分析 5

2.2.1经济带动作用 5

2.2.2极化聚集作用 6

2.2.3扩散辐射作用 6

2.2.4综合服务作用 6

第3章 武汉、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现状及问题 7

3.1武汉市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7

3.1.1武汉市对外贸易总体分析 7

3.1.2武汉市对外贸易结构分析 7

3.2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8

3.2.1中部地区对外贸易总体分析 8

3.2.2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结构分析 13

3.3武汉市、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对比分析 14

3.4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16

3.4.1对外贸易依存度较低 16

3.4.2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 16

3.4.3 中部地区市场化程度低 19

第4章 武汉市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四大影响效应 20

4.1规模效应 20

4.2结构效应 20

4.3创新效应 20

4.4协同效应 21

第5章结论与建议 22

5.1本文的主要结论 22

5.2本文的主要建议 22

参考文献 24

致 谢 25

第1章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选题背景

当今时代最大的背景依然是全球化。全球化最大的特征是自由贸易。由于分工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发展,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得以配置,各国联系日益密切,使得全球化成为一个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逆转的客观进程。这种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人力,科技,交通,物流等资源相对集中,产生了能够推动世界发展的全球城市和能够促进一国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这些中心城市在本区域内担当着龙头的角色,是该区域的核心和增长极。

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并不一帆风顺:零八年次贷危机的余威仍在,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等黑天鹅事件频发,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反全球化浪潮持续高涨,自由贸易理念受新世纪以来最大的冲击;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幅度趋于平缓,进出口总额连续两年小幅下降。对外贸易仍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稳住进出口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另一方面,多年来的经济发展使我国产生了很多大城市,这些大城市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往往具有产业集群、人才凝聚、科技创新、金融中心、物流中枢、教育中心等功能,其综合实力大大高于周边城市,同时对内可以带动地区发展,对外可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城市的竞争。因此,如何借助中心城市发展本区域对外贸易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1.1.2研究意义

关于国家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国外研究早已有之,但在我国却刚刚起步。国家中心城市起源于2005年,当时住建部根据《城市规划法》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就提出了“全球职能城市”这一概念;200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家中心城市”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被提及;2010年,住建部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草案)时,第一次明确规划京津沪渝穗为我国五大国家中心城市[1]。此后,国家中心城市概念被广泛提及并引起全国讨论的热潮。究其原因,是因为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与贸易产生重创,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形势至今低迷。而中国成为为数不多的能够保持较高发展速度的国家。随后,英国脱欧,特普朗当选美国总统,为全球化带来了一抹阴影。2015年,中国政府适时提出“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的提出,使得全球发展的目光聚集到了中国的身上。与前三十年的开放不同的是,先前的开放主要是我国东部沿海一带的开放,是面向太平洋的开放。在此背景下,近水楼台先得月,东南沿海得以迅速发展,长期以来东部九省市的对外贸易总值全国占比常年维持在90%左右。一带一路是一个西向的战略,在面向南亚中亚时,中部地区具有一定区位优势。2016年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就武汉而言,如何借助国家战略,结合本身的城市功能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带动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有关于世界城市的研究,许多国外学者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二十世纪初哥底斯提出世界城市的概念,在其著作《演化的城市》中世界城市是被描述成是绝大部分重要商务活动所发生的地方[2];二十世纪中期彼得·霍尔称世界城市为:能够对全球大多数国家产生影响的大城市[3]。二十世纪下半叶,自由主义推动着全球化的发展,也催生了伦敦,纽约,东京等一大批世界城市。弗里德曼采用了世界城市的概念并认为世界城市作为全球的控制中心应该拥有着最为庞大的国际资本、国际移民和最具活力的生产工业[4]。而萨斯基亚·萨森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处于最顶端位置的城市应该被称作全球城市,全球城市必须具有高度领先的服务性产业。衡量全球城市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该城市所拥有的生产性服务业公司的数量,这是其具有全球控制能力的基础[5]。

在描述城市发展与区域增长的关系方面有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和中心地理论等。增长极理论首见于《增长极概念的解释》一书。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认为增长极是经济空间里的一个推进单元,发展是不平衡的。并非所有部门都能同时出现较高程度的增长,增长应该首先出现于增长极上,伴随着增长极的优先发展,随后向外围区域拓展,从而对整个经济形态产生影响[6]。布代维尔则认为,增长极应该是城市中的工业综合体,顾名思义,城市工业综合体在其影响范围内对经济增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结论是城市应该率先配置增长极,借以促进本区域内经济的发展。核心一边缘这一理论模型是由美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于二十世纪中期提出来的。弗里德曼以核心和边缘为基本要素构建了了一种城市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并进一步阐述到一个完整的城市空间系统应该包括核心区和边缘区。核心区孕育着创新和变革的力量,并能够向外围扩散,其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外围的边缘区必须依附于核心区,并且能够吸收核心区的创新成果;新的科技成果在核心区的扩散促进边缘区的发展,边缘区力量的增强能够使其本身内化为新的核心区[7]。基于此,核心边缘理论小到可以解释城乡发展关系,大到可以探讨南北发展区别,并且已经成为研究后发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工具。上世纪德国著名地理学者W.Christaller在《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全面系统的阐述了中心地理论。中心地是指能够向周边地区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区域且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广、服务的人口数量也就越多。W.Christaller认为市场、交通、行政三原则可支配中心地的形成。市场原则认为,从地理分布上看高一级的中心地应位于三个较低一级的中心地的中央区域从而形成K=3系统,显然低一级中心地数量多于高一级中心地数量且为其三倍。交通原则认为B级中心地是沿着交通干线分布的,两个高一级的中心地位于道路干线的两端,低一级中心地位于其中点位置。行政原则及K=7原则,即每一个高级中心地服务七个周边的低一级中心地,数量为其7倍[8]。

1.2.2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中心城市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理解。段霞根据城市在所处区域的实力和辐射范围的不同将世界城市划分为全球性城市、区域国际城市、国家中心城市三个层次[9]。周阳认为只有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中心位置并且能够有效配置资源以参与全球竞争的大、特大城市才可以被称为国家中心城市[10]。而以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为代表的官方文件中,普遍将一国的城市划分为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和县域中心城市四个层级[11]。

相关图片展示:

您需要先支付 5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