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交通运输类 > 交通工程 > 正文

行人过街交通特性分析及步行过街设施设计文献综述

 2020-05-20 21:09:20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过去几十年,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我国的城市一直本着”以车为本”的理念,在解决交通问题时主要考虑的是机动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等,处处以车辆通行优先,以大量挤占和牺牲行人、自行车出行为代价,”肆意”侵占行人和非机动车出行的利益,严重威胁到行人和非机动车出行者的安全。所以城市行人交通通常会出现以下四方面问题:第一,受传统交通思想,重视不够,缺乏系统规划设计;第二,许多过街设施设置不合理,人车冲突严重,行人过街比较困难;第三,过街设施缺乏管理,尤其是地下通道,不规范的卖场使得交通功能大打折扣;第四,设计不合理,对美学重视不够,过街设施的设计与行人过街需求不相匹配,导致利用率低。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城市行人交通已经不再被忽略,行人出行的安全、效率、舒适度等都是处理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当今的城市交通系统中,行人交通和车辆交通共同组成了整个城市的交通,在城市交通中,过街行人交通是城市交通中一种常见的交通现象。行人交通通常包括沿道路纵向行走的行人交通和横向过街行人交通两部分,纵向行人交通可通过人行道系统处理。行人交通与车辆交通的相互干扰、交通事故大多发生在过街行人身上,因此,行人过街交通就成为行人交通中最重要的部分。行人在整个混合交通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得不到保障。这使得行人过街问题成为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由此可见,行人过街交通特性以及步行过街设施设计的研究成为以上问题的关键点所在。

然而行人过街设施设置的位置、类型、间距等普遍存在着不合理的安排现在国内对于行人过街设施的设置主要参考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但其规定对行人过街设施的类型、位置、合理间距的阐述比较笼统,多从经验的角度进行考量,没有细化行人过街量和车流量的关系,很少结合实际情况下的道路状况、车辆运行状况以及行人过街特性进行行人过街设施的设置,从而出现上述问题。因此,研究行人过街设施选型、选址和合理间距的确定三个关键问题,优化行人过街设施设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对于这一课题,国内外学者都做出了很多努力,目前我国正在积极进行城市行人过街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方面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但是缺乏相关方面的经验教训,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当前城市行人交通中凸显出的问题,参照国内外相关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在对行人过街交通特性各类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合理的行人步行过街设施设计方案。

二、国内外的研究经历

相比于国内,国外学者对于行人交通特性分析的研究呢要早于国内,从而也让取得了一些比较有借鉴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涉及对行人过街设施的设置条件、行人过街设施选址、对行人过街设施的间距行人交通特性等方面,尤其在行人交通特性分析这一方面的研究比较细致。

(1)Fruin (1971)、Pushkare和Zupan(1975)通过对行人的行走空间、平均速度和流率等因素的分析,建立人行横道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并提出服务水平划分建议值。

(2) Ann Coffin和John Morrall (1995)对老年人的过街步速进行了研宄。通过实地和问卷调查以及统计分析发现,老年人过街步速受到性别和交叉口类型的影响,且对车流速度判断不够准确,辨别行人过街信号困难,对转弯车辆尤为忌惮。

(3)Knoblauch等(1996)从个体特征(年龄、性别)和环境因素(道路条件、车速等)等方面对交叉口处的行人步速和启动时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40)Robertson等(1994)认为行人正常步行速度为1.2 m/s,而1.1 m/s为15%分位步行速度。

(5)美国HCM (2000)规定1.2 m/s为步行速度,在老年人占全体行人的比例在20%以上的情况下,应采用1.0 m/s作为行人的步行速度。

(6)Bennett等(2001)对行人工作日和周末的过街速度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健康的人和腿脚不好的人过街速度和启动损失时间的差别。

(7)Virginia (2005)研究了行人使用不同过街设施的态度,信号控制人行横道上的大部分行人都会遵循交通规则,过街行为较无斑马线时更加规范。

(8)Akin (2006)通过观察各类行人过街设施处的行人行为,分析了不同设施处的行人心理状态和行为特性,指出行人所在位置与过街设施之间的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行人过街的行为选择。

(9)Hunt, J G (1995)对信号控制交叉口处的人车交通行为进行仿真,通过仿真模型模拟不同地区设置不同行人过街设施的情况,从而得出延误大小,进而判断行人过街设施的类型。

(10)日本对立体过街设施设置标准进行了以下规定,在不同的道路上,高峰小时过街人数与车流量满足下表条件时,应设置立体行人过街设施。

(11)Lipovac K 等研究了信号控制下在有和没有倒计时显示时行人不同的过街行为,发现设置倒计时显示可以显著降低行人违法过街的比例。

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着重点有些许不同,在行人过街设施设置的依据已经行人过街设施选址的问题有较为详细的研究。不同的社会交通状况和发展方向导致了研究方向的不同,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国内专家的研究也有许多宝贵的成果可以提供参考和帮助。

(1)李淑庆(1991)分析计算出各种形式下的人行横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并根据行人过街需求量给出行人过街设施设置依据的建议值。

(2)徐洪峰等人(2006)提出城市干道交叉口设置立体过街设施的流程化分析方法,根据道路和交通特性,计算交叉口各进口道方向人行横道处行人最大等待时间,与行人可接受等待时间对比,判断是否设置立体过街设施。

(3)韩慧敏等(2007)从数学计算的角度对设置行人过街设施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一些科学合理设置行人过街设施的措施。

(4)冯树民(2007)采用层次分析法比选立体过街设施的两种形式,根据判断矩阵计算相对权重,从而确定设施类型。

(5)倪颖等(2007)在分析路段行人过街设施可选类型、选型原则及设置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路段行人过街设施选型专家系统,根据系统得出选型结果。

(6)杨晓光等(2007)建立了行人过街延误模型,通过分析无信号控制路段上不同过街方式的行人延误,结合道路条件和车辆运行状况,探讨过街方式的适用范围,为行人过街设施的设置提供依据。

(7)李道勇(2008)在对国内外立体行人过街设施设置条件评价的基础上,对设置条件的通行能力、车辆和行人延误等关键指标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城市干道设置立体过街设施的判别条件。

(8)袁进霞等(2010)阐述了机动车道和人行横道的通行能力分析方法,给出了路段行人过街采用立体过街形式的边界条件。

(9)吕纪伟(2010)提出了人行过街设施设置应注意的问题,在对行人过街速度分析的基础上,对行人等待过街时间、通过能力等条件进行计算,从而确定人行过街设施的型式。

(10)李小鹏等(2011)根据城市新区的特点,运用公交规划数据,通过主要干道上公交停靠站点的数据预测行人过街量,结合高峰小时机动车流量,分析是否设置行人立体过街设。

(12)张豪(2007)指出路段步行和机动车交通量、步行流线、设施建设三个因素影响着城市行人过街立交设施的功能实现。在宏观选址时分析区域步行交通量和机动车交通量是否符合设施建设要求;在中期选址中,要注意交通流线分析,保证设施建成后的使用性能。在后期,基本确定设施建设位置后,调查有没有功能相近的基础设施建设,避免重复建设,保证设施的使用。

综上所述:国外相关研究对于行人的交通特性比较重视,类似于行人的行为特征以及心理感受有比较细化的研究,因此对设施所影响的行人过街的安全性以及便捷性也会有不同级别评估标准。行人交通的安全保证已经成为很多外国政府的工作目标,怎样在低成本的前提下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与便捷性是国外相关人员的重要研究方向。国外学者对于行人过街设施的设置条件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标准,涉及车流量,车速,人流量,道路宽度等方面。但是因为国内外交通现状的不同,我们应该选择性地参考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国内研究人员也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侧重点不同,国内研究人员对于设置过街设施的外部客观条件的研究比较多一些,譬如设施所在的道路条件,附近的环境特征等等。因此,对于我国研究人员对于行人过街设施选址的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国内对于行人过街设施选型条件的研宄主要是以经验来定性地描述,不像国外研究人员大都从行人本身的因素出发,研究的方向更加细化了一些。由此,在研究问题时,我们最佳的思维模式应该是综合分析,结合国内外不同的研究方向对行人过街交通特性分析以及步行过街设施设置有全面科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裴玉龙,冯树民.城市行人过街速度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09.

[2] 陆建,叶惠琼,姚冬雷.行人过街设施合理间隔[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12.

[3] 赵林,邵长桥,温磊.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特性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8.08.

[4] 倪颖,李克平.信号交叉口行人与右转机动车冲突的处理[J].交通与计算机,2007.01

[5] 马兰,王肇飞.基于交通冲突的交叉口行人过街安全性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1.11.

[6] 叶茂,殷凤军,过秀成.大城市中心区行人过街设施系统规划[C].第二届中日亚洲城市发展与智能运输系统研讨会.2006

[7] 郭宏伟,熊辉.行人过街设施使用偏好研究[C].第六届(2006)交通运输领域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8] 徐良杰,王炜.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时间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05.

[9] 冯树民,裴玉龙.行人过街延误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04.

[10] 孙迪.行人过街交通行为分析建模[D].长春:吉林大学,2012

[11] 黄德剑.基于行人流特征的行人交通机理分析[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12]熊文,陈小鸿,胡显标.城市干路行人过街设置时空阈值研究[J].城市交通,2009

[13] 熊辉, 郭宏伟, 吕剑. 行人过街设施选择偏好的非集计模型[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8.

[14] 焦蕾稚. 关注行人过街设施[J]. 交通与运输, 2004.

[15] 韩慧敏, 彭宏勤. 行人过街设施的设置依据与措施[J]. 湖南交通科技, 2007.

[16] 于泉, 张会, 荣建,等. 路段行人过街设施分析研究[J].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8.

[17] 陈博. 路段行人过街设施安全性分析[J]. 城市交通, 2013.

[18] 杨亦慧, 朱艳茹, 李晓蔚. 路段行人过街设施问题实证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1.

[19] 辛冬, 关宏志, 董凯. 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设施设计方法[J]. 交通标准化, 2011.

[20] 蔡军, 李健, 张奕. 城市行人过街设施的人性化设置思考[J]. 建筑与文化, 2013.

[21] Liu J M, Xian L I, Zhang R. Empirical Analysis of Optimizing Pedestrian Crossing Traffic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J].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m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1.

[22] Muramatsu M, Nagatani T. Jamming transition of pedestrian traffic at a crossing with open boundaries[J].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mp; Its Applications, 2000, 286(1):377-390.

[23] Hine J, Russell J. Traffic barriers and pedestrian crossing behaviour[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1993, 1(4):230-239.

[24] Hilhorst H J, Appertrolland C. A multi-lane TASEP model for crossing pedestrian traffic flows[J]. Journal of Statistical Mechanics Theory amp; Experiment, 2012, 2012(6):P06009-23(-5985).

[25] Kc A, Bhattacharyya K, Maitra B. Measures for Improving Pedestrian Crossing Facilities based on Perceptions of Urban Commuters: An Experience in Kolkata[C]//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2014. 2015.

[26] Hu Y, Shao C. The Design Method of Pedestrian Crossing Facilities on the Urban Expressway[C]// 2012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Manufacturing amp; Automation.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12:899-902.

[27] Feng S, Ding N, Zhang Y. Research on the Utilizing Features of Pedestrian Crossing Facilities[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CIE), 2010 WAS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 2010:396 - 400.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