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区域慢行交通仿真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26 12:48:00
1、国内外研究 本文以轨道交通枢纽内客流集散为着眼点,从枢纽慢行区域内行人交通特性、行人交通流、客流集散仿真模型、仿真平台的研究与构建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因此,从上述角度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评述。
(1) 行人交通流、交通特性: 国内研究枢纽车站的行人交通特性从1992才开始,之后北京交通大学李得伟(2007)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对轨道交通枢纽乘客集散特性进行研究并建立模型进行仿真[4],至此之后,开启了轨道车站行人特性研究与仿真的研究热潮。
王宪凯[5]刘亚飞[6]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行人特性进行分析,总结了综合枢纽通道与轨道车站通道内行人交通特性的多种影响因素,分析不同因素条件下行人状态和交通特性的转变。
庄异凡[7]付婷[8]针对地铁空间典型瓶颈位置#8212;楼梯和自动扶梯、双出口瓶颈场地内的行人运动特性展开研究,而漆天扬[9]对轨道车站站厅行人宏观微观层面的集散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仿真模型进行仿真优化。
然而国外20世纪50年代末期,Hankin和Wright[10]等就通过对地铁车站内部行人特性的研究,提出了简单的行人流理论。
随后,学者对行人的微观走行行为和走行特征等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行人的步速、步幅、步频、行人空间需求等微观参数,并提出了一系列行人流理论和模型。
2014年,Stubenschrott[11]等综合考虑进站行人密度、等待时间、走行距离等因素,建立了动态变化的路径选择模型。
2016年,Zhao[12]等通过对三个典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行人走行情况的观测,分析了行人移动速度与其自身属性(年龄、性别、是否携带行李、鞋子、是否有同伴等)之间的关系。
(2)客流集散仿真模型: 行人仿真模型众多,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分类,但本文主要以微观层面进行分析,微观模型的研究学者众多,提出了各种模型,主要有元胞自动机模型、力学模型、网络排队模型[13]、Agent[14] 模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