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标识导向仿真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12 20:16:16
文 献 综 述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呈现出大规模、综合化和集群化的开发建设趋势,地下空间人流量大,人员密度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地下空间的安全问题现已成为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焦点。
一旦地下空间遭受火灾、水灾、交通事故或恐怖袭击等紧急事件时,如何及时有效地疏散人员,已成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灾害影响的关键所在。
然而,由于城市地下空间规模体量较大,其结构具有复杂性,并且汇集了越来越多的商业、娱乐和交通等功能,地下空间被分割为众多单元,分隔多、通道多、门禁多,内部构造越来越复杂。
同时伴随着人流量的增加,地下空间活动的人员组成也十分复杂,流动人口占了相当部分,这部分人群不熟悉地下空间的地形和设施,应急基础也相对薄弱,对灾害和自救互救的知识储备也相对欠缺。
当紧急事故发生时,人们很容易迷失在错综复杂的地下空间内,不得不去借助紧急导向标识来引导人流的疏散。
通过应用交通流仿真软件,模拟在地下空间发生紧急事故时,如何依靠紧急导向标识进行安全、高效、有序地引导人流,进而达到紧急疏散的目的,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是当今急需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二、已有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外对紧急疏散模型和导向标识引导方面的主要研究有: 张毅,邵晨曦【1】在《人员紧急疏散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分析》中提到:在赛事场馆内发生的群体伤亡事故,主要是由于人群在疏散过程中的互相拥挤和践踏。
因此,对紧急事件进行疏散仿真的预测,可以提前采取更有效的保障措施来解决疏散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人群所具有的群集性、交互性、跟随性和冲突性,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确定系统中的各种变量,建立系统的因果关系图和流图,构建系统仿真模型,并根据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和计算,最终得出用定性的方法处理动力学系统中的交互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