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场中路站基坑支护设计开题报告
2020-06-11 22:21:2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
|
文 献 综 述 深基坑支护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技术。它涉及到岩石力学、水文地质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等学科,主要研究岩土的强度和变形、支护结构的强度以及支护结构的共同作用等问题[1]。 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影响因素众多,土层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能、周围的环境、地下水情况、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气候等因素都会对支护结构产生影响;再加上荷载取值和计算理论值等方面的问题,如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或未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工况进行施工,都易导致基坑事故[2,3]。 1.1 基坑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基坑支护结构应采用分项系数表示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其设计原则是[5]:(1) 安全可靠;(2) 经济合理;(3) 技术可行;(4) 施工方便。 1.2 基坑支护体系方案选择依据 基坑支护的依据:规范;岩土工程规范;基坑支护工程勘察报告;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资料;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场地周边环境及地下管线状况;基坑深度[6]。 1.3 基坑主要支挡方法、技术类型 支护结构的传统方法是钢板桩加支撑系统或钢板桩锚拉系统,其优点是材料可以回收,但拔出板桩时会引起土体的变形。 挡土系统:常用的有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深层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其功能是形成支护排桩或支护挡土墙阻挡坑外土压力。 挡水系统:常用的有深层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压密注浆、地下连续墙、锁口钢板桩。其功能是阻挡坑外渗水。 支撑系统:常用的有钢管与型钢内撑、钢筋混凝土内支撑、钢与钢筋混凝土组合支撑。其功能是支承围护结构测力与限制结构位移。 目前经常采用的主要基坑支护类型有: (1) 放坡开挖:当场地为一般黏性土或粉土且场地开阔,环境条件允许,经设计验算满足边坡稳定性要求时,可采用局部或全深度的基坑放坡开挖方法[7]。 (2) 水泥土重力式挡墙:重力式挡土墙是依靠墙体自重抵抗土压力作用的一种墙体,所需要的墙身截面较大,一般由砖、石材料砌筑而成。由于重力式挡墙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能够就地取材等优点,在土建过程中被广泛采用。根据墙背倾斜向可分为仰斜、直立、俯斜三种形式,俯斜式挡墙所受的土压力作用大,仰斜式所受 的土压力最小。 (3) 土钉墙:土钉墙支护是以较密排列的插筋作为土体的主要补强手段,通过筋体与土体和喷射钢筋网混凝土面层共同作用,形成补强复合土体,达到稳定边坡的目的。 (4) 锚杆:用拉杆锚固支护基坑的开挖或用作抗拔桩抵抗浮托力等的应用已日益普遍。拉锚最大的优点是在基坑内部施工时,开挖土方与支撑互不干扰,尤其是在不规则的复杂施工场所,以锚杆代替挡土横撑,便于施工。这是人们乐于大量使用的主要原因。随着对锚固法的不断改进和使用可靠性的监测手段,使拉锚支护的范围更加广泛[8]。 (5) 排桩维护:排桩的桩型与成桩工艺应根据桩所穿过土层的性质、地下水条件及基坑周边环境要求等选择混凝土灌注桩、型钢桩、钢管桩、钢板桩、型钢水泥土搅拌桩等桩型[9]。 (6) 钢板桩:用槽钢正反扣搭接而组成,或用U型、H型和Z型截面的锁口钢板桩。用打入法打入土中,相互连接形成钢板桩墙,既用于挡土又用于挡水,用于开挖深度3~10m的基坑。钢板桩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在完成支挡任务后,可以回收重复利用;与多道钢支撑结合,适合软土地区的较深基坑,施工方便,工期短。但钢板桩刚度比排桩和地下连续墙小,开挖后挠度变形较大,打拔桩振动噪声大,容易引起土体移动,导致周围地基较大沉陷[10]。 (7) 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工艺是近几十年来在地下工程和基础工程中发展起来并应用较广泛的一项技术,一些重大的地下工程和深基础工程是利用地下连续墙工艺完成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8) SMW工法(劲性水泥土搅拌桩):它以劲性水泥土搅拌桩为基础,凡是适合应用水泥土搅拌桩的场合都可以使用劲性桩。特别是适合于以粘土和粉细砂为主的松软地层,对于含砂卵石的地层要经过适当处理后方可采用[6]。 劲性桩是在水泥土搅拌桩中插入受拉材料构成的,常插入H型钢。 (9) 钻孔灌注桩挡墙:直径φ600~φ1000mm,桩长15~30m,组成排桩式挡墙,顶部浇筑钢筋混凝土圈梁,用于开挖深度为6m~13m的基坑。具有噪声和振动小,刚度大,就地浇制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适合软弱地层使用;接头防水性差,要根据地质条件从注浆、搅拌桩等方法中选用适当方法解决防水问题,整体刚度较差,不适合兼作主体结构。桩身质量取决于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时需作排污处理[8]。 1.4 基坑主要支撑体系与技术类型 所谓支撑体系是指由钢或钢筋混凝土构件组成的用以支撑基坑侧壁的结构体[11]。深基坑的支护体系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围护壁,二是基坑内的支撑系统。为施工需要而构筑的深基坑各类支撑系统,既要轻巧又需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保证施工的安全、经济和方便,因此支撑结构的设计是目前施工方案设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1.5 基坑主要防渗帷幕与降水方法 在软土地区,一般地下水位都比较高,当地层中有厚层饱和淤泥质土、粘质粉土、砂质粉土或粉砂等,基坑开挖时,坑内地下水位必然大大低于四周,周围的地下水向坑内渗流,产生渗透力。为了防止由此产生的渗流破坏,基坑必须有止(降)水方案。 地下水控制的设计和施工应满足支护结构设计要求,应根据场地及周边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并结合基坑支护和基础施工方案综合分析确定,地下水控制方法可分为集水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形式,单独或组合使用。 1.5.1 降水 工程降水是基坑工程的一个难点。由于土质和地下水位的条件不同,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大不相同。 降水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应视工程性质、开挖深度、土质特性及经济等因素进行考虑。在选择和设计基坑降水前,必须由甲方提供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建筑物平面图和立体图,建筑物场地附近房屋平面图等,对于重大工程,设计人员除掌握相应资料外,必须在设计前到工程现场亲自了解,最好能目测各土层的土样,对将来降水工程的布置及其与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有足够的了解。 1.5.2 止水帷幕 采用防水帷幕,用来阻止或限制地下水渗流到基坑中去。采用防水帷幕后,有时还需要在帷幕内或外面降水。常用的防渗帷幕有以下三种: (1) 水泥土搅拌桩连续搭接的水泥土搅拌桩,是一种最常用的防渗止水结构。水泥土挡墙可以同时起到挡土和止水作用。在钻孔桩排桩挡土时,可以用水泥土搅拌桩止水。 (2) 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一般能达到自防渗,不会产生渗漏情况。地下连续墙的防渗薄弱点是墙段间的接头部位,在防渗要求较高时,可在墙段接头处的坑外增设注浆防渗。 (3) 水泥和化学灌浆帷幕在透水的土层内,沿基坑喷射水泥化学浆以填充土的孔隙,灌浆孔一个紧靠一个以形成连续防水帷幕。 1.5.3 降水时的注意事项 在城市中由于深基坑降水,使邻近建筑物下的水位也降低,若其下是软弱土层,则将因水位降低而减少土中地下水的浮托力,从而使软弱土层压缩而沉降,影响邻近建筑物和管线,降水的时候应该注意:(1) 井点降水应减缓降水速度,均匀出水;(2) 井点应连续运转,尽量避免间歇和反复抽水;(3) 降水场地外侧设置挡水帷幕,减小降水影响范围;(4) 设置回灌井系统。 采用止水帷幕,将坑外地下水位保持原状,仅在坑内降水。目前,采用钻孔压浆成桩法、地下连续墙、板桩、深层搅拌桩墙等止水结构形式,效果均较好。其入土深度,取决于土层的透水性,防止出现管涌、流砂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曙光.深基坑支护事故处理经验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李广信.基坑支护结构上水土压力的分算与合算[J].岩土工程学报,2000,(22):348-352. [3] 黄熙龄.高层建筑地下结构与基坑支护[M]. 北京:宇航出版社,2002. [4] 应惠清,赵志缙.简明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M].北京: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 陈国兴,樊良本,等.基础工程学[M].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2002. [6] DGJ32/J 12-2005.南京地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7] 黄强,惠永宁.深基坑支护工程实例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8] 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9] 候学渊,刘建航.基坑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10] 刘宗仁,刘雪雁.基坑工程[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11] 余志成,施文华.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12] 龚晓南.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M].北京: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98. [13] 徐至钧等.深基坑支护新技术精选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4] 司徒广.基础工程的降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15] 白玉兰.工程水文地质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16] 张永波, 孙新忠. 基坑降水工程[M]. 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0. |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
2.1 工程概况 2.1.1 地理位置 拟建场中路站位于沪太路,车站结构型式为地下二层岛式,底板埋深为15.00m。 2.1.2 拟建物概况 车站段地铁行车道主体长约220m,宽约20m,人行通道长约70~80m,宽约10m。 2.2 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场中路站地形平坦,现地面高程约在6.01~7.30m,平均高程约为6.50m左右,原地面高程约在4.50m左右,人工堆填土约2.00m,平均地下水位离地面约为1.0m。 经勘察,场区约60m深度范围内,按成因类型、土层结构及其性状特征可划分为14层,其土性描述如下: ①-1杂填土:以砼块、碎砖、碎石等建筑垃圾为主,夹以粘性土。结构松散,成分复杂,呈灰黄、灰褐杂色,土质较为均匀。 ①-2b素填土:含少量碎砖、碎石,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局部为含石灰的三合土,结构松散,均匀性差。可塑,呈灰黄~褐黄色,土质较为均匀。 ②-1b2-3粉质粘土:含少许氧化铁,偶含零星贝壳及少许粉土,局部有植物根,含少许有机质。可塑,局部软塑,呈灰黄色,土质零星分布。 ②-2b4淤泥质粉质粘土:含有机质及少许腐植质,夹少许粉土薄层,土质较为均匀。流塑,呈灰色,土质较为均匀。 ②-2c3-4粉土:夹粘性土薄层,含少量有机质,局部为淤泥质土。稍密,很湿,呈灰色,土质较为均匀。 ②-3b4粉质粘土:含有机质及少许腐植质,夹有粉土或粉砂薄层,呈互层状。软塑,呈灰色,土质较为均匀。 ②-3c2-3粉土:夹粘性土薄层,含有机质,局部为淤泥质土。稍密,局部中密,湿,呈灰色,土质较为均匀。 ②-3d2-3粉砂:夹有少许粘性土薄层,偶含少许腐植质,含云母,局部为粘性土或粉土。中密,局部稍密,湿,呈灰色,土质较为均匀。 ②-4b4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薄层,含有机质。流塑,呈灰色,土质较为均匀。 ②-4c2-3粉土:含云母、少许腐植质,夹有粘性土薄层,局部为粘性土或粉砂。稍密,局部中密,湿,呈灰色,土质较为均匀。 ②-4d2-3粉砂:含少许腐植质,含云母,夹少许粘性土薄层或粉土。中密,局部呈密实,湿,呈灰色,土质较为均匀。 ②-6b4淤泥质粉质粘土:含有机质,夹有粉土薄层,略具小鳞片状构造,土质较为均匀。流塑,呈灰色,土质较为均匀。 ②-6d1-2粉细砂:含零星卵砾、级配较为良好,混中粗砂。密实,局部中密,稍湿,呈灰色,土质较为均匀。 ②-7d1-2圆砾:混中粗砂,局部夹有卵石。密实,呈灰色,土质较为均匀。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 地下水类型与水位 根据场中路站勘探资料,沉积物主要由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粉土或粉砂呈互层状组成,场地地下水类型属孔隙潜水;深部砂性土层中地下水具微承压性。 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人工用水及地表水。 (2)地下水位埋深及承压水头 潜水位平均埋深0.90m,相应高程约6.10m;承压水位平均埋深0.88m,深部地下水具一定的承压性。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约0.5m。 (3)地基土的渗透性 地基土的渗透性表明:地基土为微透水~弱透水层。 (4)地下水、土的腐蚀性评价 场地地下水对砼结构及钢筋砼结构中钢筋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地下水以上土对砼结构及钢筋砼结构中钢筋不具腐蚀性。 (5)地下水不良作用 ①潜蚀 砂性土不均匀系数Cu=15.06~15.99,淤质软土与砂性土渗透系数之比K1/K2约在50~200,砂性土水力梯度I与临界水力梯度I0之比I/I0=0.300 ②流砂 粉土粒径lt;0.01mm的颗粒含量为5.93~7.41,水力梯度I与临界水力梯度I0之比为4.53,其渗透系数K=10-4cm/s级,孔隙度n=0.516 2.4 基坑支护方案 2.4.1 基坑支挡方案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建筑要求、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气候等因素,建议采用桩基础,桩型选用钻孔灌注桩。采用钻孔灌注时,建议以②-3d2-3粉砂作为桩端持力层。 2.4.2 基坑止水或降水方案 基坑开挖较深,鉴于工程地质情况,本基坑可在场区内采用明沟降水,配合采用双轴深搅桩止水结构止水。 选型总结:根据上述对基坑支护类型的分析,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方便施工”的原则,结合基坑开挖深度、施工工艺、施工周期及场地地质条件等因素,本工程基坑支护方案采用如下形式: 采用钻孔灌注桩支护 二层混凝土支撑 三轴深层搅桩止水帷幕 坑内采用井点降水 2.5 设计计算 按照《上海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32/J 12-2005)中有关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要求和标准并在下列条件的基础上对围护结构的受力及稳定性进行计算。 ① 该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取1.0。 ② 土的c、φ值采用勘察报告提供的固结快剪指标; 2.5.1 水平荷载标准值计算和水平抗力标准值计算(土压力计算) 支护结构所承受的土压力,要精确的加以确定是有一定困难的。目前,对土压力的计算,主要采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进行计算。 (1) 水土分算(无粘性土),内聚力: 主动土压力 ( 2.7.1-1 ) 被动土压力 ( 2.7.1-2 ) 注: #8212;#8212;#8212;#8212; 土的有效重度; #8212;#8212;#8212;#8212; 水的重度 (2) 水土合算(粘性土),内聚力: 主动土压力 ( 2.7.1-3 ) 被动土压力 ( 2.7.1-4 ) 注: #8212;#8212;#8212;#8212; 土的饱和重度 2.5.2 支撑轴力计算 对于多层支点支护结构,嵌固深度计算值宜按整体稳定条件采用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确定: ( 2.7.2-1 ) 式中:、 #8212;#8212;#8212;#8212; 最危险滑动面上第土条滑动面上土的固结不排水粘聚力、内摩擦角标准值; #8212;#8212;#8212;#8212; 第土条的弧长; #8212;#8212;#8212;#8212; 第土条的宽度; #8212;#8212;#8212;#8212; 整体稳定分项系数,应根据经验确定,当无经验时取1.3; #8212;#8212;#8212;#8212;作用于滑裂面上第土条的重度,按上覆土层的天然重度计算; #8212;#8212;#8212;#8212; 第土条弧线中点切线与水平线夹角。 2.5.3 桩的嵌固深度和桩身最大弯矩 当嵌固深度下部存在软弱土层时,尚应继续验算下卧层整体稳定性。 对于均质粘性土及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或砂类土,嵌固深度h0 按下式确定: ( 2.7.3-1 ) 式中:#8212;#8212;#8212;#8212; 嵌固深度系数,当 取1.3 时,可根据三轴试验(当有可靠经验时,可采用直剪试验)确定的土层固结不排水(快)剪内摩擦角及粘聚力系数查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表A.0.2); 粘聚力系数按下式计算。 粘聚力系数应按下式确定: ( 2.7.3-2 ) 式中: #8212;#8212;#8212;#8212; 土的天然重度。 嵌固深度设计值可按下式确定: ( 2.7.3-3 ) 多支点支护结构嵌固深度设计值小于0.2h时,宜取。当基坑底为碎石土及砂土、基坑内排水且作用有渗透水压力时,侧向截水的排桩、地下连续墙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嵌固深度尚应满足公式: ( 2.7.3-4 ) 式中: #8212;#8212;#8212;#8212; 坑外地下水位。 2.5.4 桩、圈梁及围檩的配筋计算 根据计算得到的支点力设计值、弯矩设计值M 和剪力设计值V,可以计算截面承载力,进行桩的配筋计算。 2.5.5 稳定性验算 (1) 抗倾覆验算 水泥土挡墙如截面、重量不够大,在墙后推力作用下,会绕某一点产生整体倾覆失稳。为此,需要进行抗倾覆验算。倾覆稳定性验算可按下式进行: ( 2.7.5-1 ) (2) 抗坑底隆起验算 在软粘土地区,如挖土深度大,可能由于挖土处卸载过多,在墙后土重及地面 荷载作用下引起坑底隆起。为此,需要进行抗坑底隆起验算。坑底隆起稳定性验算 可按下式进行: ( 2.7.5-2 ) (3) 抗管涌验算 在砂性土地区,当地下水位较高、坑深很大时,挖土后在水头差产生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地下水会绕过支护墙连同砂土一同涌入基坑。为此,需要进行抗管涌验算。管涌稳定性验算可按下式进行: ( 2.7.5-3 ) 式中:: #8212;#8212;#8212;#8212; 侧壁重要性系数; #8212;#8212;#8212;#8212; 土的有效重度; #8212;#8212;#8212;#8212; 水的重度; #8212;#8212;#8212;#8212; 地下水位至基坑底的距离; D #8212;#8212;#8212;#8212; 桩(墙)入土深度。 2.5.6 止水帷幕桩型和桩长 止水帷幕的厚度应该满足基坑的防渗要求,且止水帷幕的渗透系数宜小于1.0#215;10cm/s。 落底式竖向止水帷幕应插入下卧不透水层,其插入深度可以按下式计算: ( 2.7.6-1 ) 式中: #8212;#8212;#8212;#8212; 帷幕插入不透水层的深度; #8212;#8212;#8212;#8212; 作用水头; #8212;#8212;#8212;#8212; 帷幕宽度。 当止水帷幕未插入不透水层,其嵌固深度应满足抗渗透稳定条件,其嵌固深 度可以按下式计算: ( 2.7.6-2 ) 式中:#8212;#8212;#8212;#8212; 坑外地下水位; #8212;#8212;#8212;#8212; 基坑深度。 则桩长L 可以按下式计算: 或者 ( 2.7.6-3 ) 式中:#8212;#8212;#8212;#8212; 不透水层层顶深度。 当地下水含水层渗透性较强,厚度较大时,可采用悬挂式竖向止水与坑内井点降水相结合或采用悬挂式竖向止水与水平封底相结合的方案。 止水帷幕的施工方法、工艺和机具的选择应根据现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施工条件等综合确定。施工质量应满足《建筑地基处理规范》JGJ79-2002 的有关规定。 2.5.7 抗渗验算 当止水帷幕未插入不透水层时,还应进行抗渗验算,可以按基坑抗管涌验算进行。 2.5.8 混凝土支撑和立柱桩的设计 (1) 混凝土:除特别注明外均为C30; (2) 钢筋:HRB400热轧钢筋;HRB335热轧钢筋,HRB235热轧钢筋。灌注桩保护层厚度为50mm,其它为35mm。 (3) 水泥:采用4 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5.9 理正软件验算 支护方案的设计计算采用《北京理正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F-SPW》(6.0)。 2.6 施工技术要求 2.6.1 钻孔灌注桩施工要求 (1) 围护桩采用φ1000@1200钻孔灌注桩。 (2) 钻孔灌注桩应满足桩身质量及钢筋笼焊接质量要求,不得有断桩、混凝土离析及夹泥现象出现。 (3) 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每根桩的浇筑时间不应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桩顶混凝土超灌长度应大于1倍桩径,以满足凿除泛浆后的桩顶混凝土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4)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序:钻孔灌注桩定位、钻进成孔(泥浆护壁)、第一次清孔、下放钢筋笼、下导管、第二次清孔、水下浇筑混凝土。 (5) 桩位水平偏差≤50mm;垂直度偏差≤0.5%;充盈系数≥1.1;沉渣厚度≤150。 (6) 桩顶应嵌入圈梁50mm,桩体纵筋应锚入圈梁≥700mm。 (7) 采取隔桩施工,并在灌注砼24h后进行邻桩成孔施工。 (8) 钢筋笼制作。 2.6.2 双轴深搅桩施工要求 (1) 三轴深搅桩采用叶片直径700,间距500(单排)。 (2) 浆液水灰比0.5,并应根据实际情况掺入适量早强剂等外加剂。施工前应根据上述参数对其进行室内配比试验,再以试验数据对上述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 (3) 桩体应连续施工,相邻桩间间歇不得超过10小时。 (4) 钻头每转一周提升或下沉1.0~1.5cm为宜,确保有效桩长范围内桩体的均匀性。 (5) 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 (6) 水泥土搅拌桩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1.0MPa,达到此强度时方可开挖。 (7)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时不得冲水下沉,以免影响水泥土强度。 (8) 制备的浆液不得离析,不得停置时间过长,超过2小时的浆液应降低强度使用。 (9) 施工时应保证前后台密切配合,禁止断浆,如因故停浆,应在恢复施工前先将搅拌头下沉0.5m后再注浆搅拌施工,以保证搅拌桩的连续性。 (10) 如停工时间较长时,搭接施工中应放慢施工速率,保证施工质量,若因时间过长无法搭接、搭接不良或遇障碍物无法施工时,应对搭接不良、遇障碍物无法施工处具体位置以绝对坐标记录在案,并经监理、设计单位确认后,在搭接处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以确保深搅桩的施工质量。 (11) 施工第一批桩(不少于3根)时必须在监理人员监管下施工,以确定实际水泥投放量、浆液水灰比、浆液泵送时间、搅拌下沉速率及提升速率、桩长及垂直度控制方法,以便确定双轴深搅桩的正常施工控制标准。 2.6.3 支撑系统施工要求 (1) 钢筋混凝土圈梁、支撑应同时浇筑,支撑系统应连续浇筑,不得留有施工缝。 (2) 钢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 (3) 纵向受力筋应采用焊接方式,焊接长度不得小于5d,一截面内钢筋结构面积不得大于总面积的50%。 (4) 支撑系统的施工应遵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 2.6.4立柱、立柱桩施工要求 (1) 基坑底面以上采用500#215;500钢格构立柱,基坑底面以下采用直径800钻孔灌注桩,构件必须垂直,连接应牢固。 (2) 格构柱放置时,格构边应与支撑中心线方向平行或垂直。 (3) 格构柱应保证进入基坑底面以下立柱桩不小于3.0m。 (4) 底板绑扎钢筋时如遇缀板阻挡,可割除阻挡部分缀板,并在相应位置附近加强。 (5) 立柱桩位置避开工程桩、地梁及小型承台等,如相冲突,立柱桩位置可作适当调整,但只能沿支撑轴线方向移动。 (6) 立柱桩施工要求: A、成桩桩位偏差应小于3厘米; B、沉渣厚度小于5厘米(混凝土浇筑前); C、立柱桩顶标高与设计标高偏差小于3厘米; D、立柱中心与钢筋笼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成桩后立柱垂直度满足不大于1/300; E、其它同围护结构钻孔桩桩体施工要求。 (7) 浇筑底板前在底板中心位置设置止水片。 2.7 预期设计成果 1.计算断面土压力分布图(两个断面,两张) 2.基坑周边环境信息图1张 3.基坑支护结构平面图1张 4.支撑平面布置图1-2张 5.支护结构大样图(冠梁、支撑、降水、立柱等)2-3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