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药物制剂 > 正文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的改造研究文献综述

 2020-07-01 20:48:49  

文 献 综 述 1、玉米赤霉烯酮毒素(zearalenone,ZEN)的简介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酚的二羟基苯酸的内酯结构,为白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碱性水溶液、乙醚、苯、氯仿、二氯甲烷,微溶于石油醚。

ZEN由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克地镰刀菌等多种镰刀菌产生[1],是世界上污染最广泛的毒素,分布在各种谷物以及农副产品中导致其发霉变质,具有很强的耐热性,在110℃条件下1h才能被完全破坏。

2、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概述 据统计,世界各地每年都会因为霉变造成大量的粮食浪费,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显示每年大约有25%的粮食受到霉菌毒素污染[2]。

霉菌毒素种类主要有伏马霉素、呕吐霉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其中玉米赤霉烯酮随着霉变的粮食进入食物链,会在动物体内引发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例如肝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免疫毒性、细胞毒性[3],故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备受关注。

王金勇等人在2011年对295份小麦和212份大麦进行的调查显示小麦和大麦中ZEN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和13%。

最大值可达23278μg/kg和800μg/kg。

2010年对DDGS常规养分含量差异及霉菌毒素污染状况调查显示,ZEN含量范围最高可达1219.9μg/kg,平均值可达329.25μg/kg。

同时,王金勇对4000多份来自全国各地的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参照中国和欧盟在霉菌毒素方面的规定26%的样品中污染水平为50μg/kg,风险达到中等水平,41%的样品中存在存在多种霉菌毒素并存的现象[4]。

3、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 肝毒性:ZEN的代谢场所是肝脏,它对肝细胞有毒害作用,具有肝毒性。

Conkova家兔实验中,给家兔口服低浓度的ZEN发现血液中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提高,口服较高浓度的ZEN发现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显著提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