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500吨芒果蜜饯的生产线的设计文献综述
2020-04-17 16:53:44
1.研究背景 中国芒果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不成规模,仅有少量种植[1]。
1986年国务院做出大力发展热带作物的战略决策, 拉开了热带作物规模的序幕,芒果产业的发展也进入快车道。
一些晚花、丰产、稳产品种和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消费市场的拉动,以及政府的推动,最终在华南地区掀起了芒果种植的热潮,特别在两广和海南出现规模化的种植。
从2000年以来,国家对芒果等重要热带作物编制了《主要热带作物产区区域布局规划(2007-2015)》引导产业发展,海南、广东、广西等主产区继续对种植区域、品种结构进行调整优化,欠适宜区被放弃,四川、云南、福建等新优势区面积有所增加,贵州等干热河谷地带也在试种发展,现已成为世界芒果重要的生产国之一,芒果也成为热区特别是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成为带动少数民族区域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朝阳产业。
芒果素有”热带果王”之称,因其果肉细腻,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芒果果实形态有椭圆形、肾脏形及倒卵形等,成熟果的果皮有绿色、黄色,而至紫红色,果肉为橙黄色,果汁及纤维因品种而异。
芒果果实椭圆滑润,果皮呈柠檬黄色,味道甘醇,形色美艳。
芒果通常鲜食,不耐贮藏,用于加工成芒果蜜饯可实现对芒果原料的综合利用,且便于储存,提高其经济价值。
2.蜜饯食品行业及其所面临的现状 蜜饯类食品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果蔬加工制品,生产历史悠久[2]。
北方地区以生产京式蜜饯( 又称果脯) 见长, 用新鲜水果经浸糖、脱水、整形等一系列工制成,其外观饱满、润泽、口感酸甜, 既可直接食用,也可以用作糕点的馅料或表面点缀; 南方地区蜜饯类产品采用果胚脱盐后, 加入甘草、陈皮、香料等多种辅料制成,具有糖度低、酸、甜、咸适口的特点,是开胃消食的休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