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异构酶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重组表达及其表达条件优化文献综述
2020-03-26 14:48:14
文 献 综 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实验主要研究蔗糖异构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构建表达。实验将为构建食品级的安全宿主提供重要理论和实验数据,对异麦芽酮糖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蔗糖异构酶(sucrose isomerase,SIase)是催化蔗糖异构为异麦芽酮糖(6-O-α-D-吡喃葡糖基-D- 果糖,isomaltulose)和海藻酮糖(1-O-α-D-吡喃葡糖基-D-果糖,trehalulose)的关键酶。异麦芽酮糖是一类还原糖,在天然蜂蜜中少量存在,具有与蔗糖类似的物理性质和口感[1],此外还具有一些蔗糖无以伦比的优良特性,如甜度低,异麦芽酮糖的甜度仅为蔗糖的52%[2],非致龋齿性,被人体食用后在血液中释放单糖的速度缓慢且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有益于糖尿病的防治并可防止脂肪的过多积累[3-4]。异麦芽酮糖还拥有极低的吸湿性,所以相应产品的货架期也更长[5]。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类好氧型,内生抗逆孢子的杆状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湖泊、海洋、动植物的体表,自身没有致病性,只具有单层细胞外膜,能直接将许多蛋白分泌到培养基中。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基因工程表达系统发展迅速,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6]。枯草芽孢杆菌是经美国FDA 认证的安全菌株,其发酵产物可直接用于食品生产中。具有可操作性强、发酵周期短的特点,避免了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复杂的分离纯化步骤,同时提高了安全性[7]。总体来说,枯草杆菌作为工业中应用较广泛的分泌表达宿主,与其他革兰氏阳性菌相比,在某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一,枯草杆菌属于公认的食品工业安全菌;第二,枯草杆菌具有强大的蛋白分泌能力;第三,无明显密码子偏好性;第四,有关转录、翻译、蛋白折叠和分泌机理已被广泛研究[8] 。
构建高效的基因工程产酶菌株已成为异麦芽酮糖研究的主流趋势,但是异麦芽酮糖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用大肠杆菌作为宿主菌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构建食品级的基因工程菌将成为异麦芽酮糖研究的热点问题。
1.2 研究现状
1.2.1 SIase的研究概况
1984年,Cheetham在Nature杂志上首次发表用Erwinia rhapontici细胞转化蔗糖生产异麦芽酮糖,并从中分离得到较纯的SIase(4.11 U/mg),第一个提出异麦芽酮糖的合成与SIase有关,该酶不需要任何辅酶并对蔗糖具有严格的底物特异性[9]。
SIase均来源于常温微生物,其最适反应温度一般在20~40 #176;C之间。反应温度是生物催化蔗糖异构化反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蔗糖异构化的产物比例受温度影响较大,但不会改变糖的最终生成量。低温有利于海藻酮糖的生成,而较高的反应温度适合于异麦芽酮糖的生成,如P. mesoacidophila MX-45的最适温度为20 #176;C[10],而K. sp. LX-3 和Erwinia sp. D12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5 #176;C,30 #176;C[11-12]。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度就越快,但高温条件(50 #176;C以上)加剧蔗糖的水解反应,葡萄糖和果糖的生成量增多[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