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生物工程 > 正文

抗凝血蛋白在大肠杆菌体系中的诱导表达及其纯化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0-03-14 12:17:27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急性心肌梗塞,脑梗塞,肺梗塞,外周动脉血栓和深部静脉血栓等都会给人们带来痛苦,残疾以至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 1200万人死于心脏病和脑卒死。在我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其病因死亡比例正逐年提高。卫生部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超过 200万人,发病人数超过 2000万人。由此得出,每年估计至少有三百万人次需进行溶血栓药物治疗。因此,开发研制疗效更好、毒副作用更低的抗凝血、溶栓和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工作备受科研人员的关注.随着医药基础研究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参与凝血过程的多种酶、活性因子以及相关受体的认识逐渐加深,人们除了从血液中提取抗凝因子外,还从多种生物组织,体液中提取到各种各样的抗凝血蛋白和溶栓酶,如水蛙素、蛆叫纤溶酶、脆毒降纤酶等其中部分己经开发成抗凝和溶栓类药物。虽然自然罕抗凝物质药效良好并且毒副作用小,但是由于原料缺乏,大量开发势必影响环境资源的保护,因此利用现代先进生物技术获得具有高效抗凝及溶栓作用、价格低廉的生物大分子药物已经成为目前该领域研究热点。

1凝血、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

1.1凝血因子和凝血途径

凝血因子是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迄今为止发现的凝血因子共有14种,包括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组织凝血激素、Ca2 、前加速素、前转变素、抗血友病因子、血浆凝激酶、Stuart-Prower因子、血浆凝血激酶前质、接触因子、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前激肤释放酶和高分子量激肤原,这些因子中除Ca2 外,其余均为蛋白质。因子H,VII,IX,x, XI,XI和前激肤释放酶都是内切蛋白酶,在血液中以酶原形式存在,当外界刺激因素产生时,这些无活性的酶原被激活,从而引起凝血。

血液凝固的过程基本上是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的过程,它分为三个阶段。因子X激活可以通过两种激活途径共同完成:内源性和外源性激活途径。完全依靠血浆内的凝血因子逐步使因子X激活从而发生凝血的途径,称为内源性激活途径;而依靠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III来参与因子X激活途径,称为外源性激活途径。一般来说,通过外源性途径凝血比通过内源性途径凝血速度更快[1]

1.2抗凝系统的作用

凝血过程是一个级联放大的瀑布效应,加之本身的正反馈作用,可以把最初生成的酶活性增强至百倍。如此高的激活速度会对机体构成危险,就是说,此过程一旦启动,全身血液就会凝固。此外,慢性异常血凝也会导致心肌梗死、脑血栓等严重疾病。因此,机体内的凝血作用必须保持适度.事实上,血浆及血管内皮和其他组织中存在着许多抗凝物质,它们通过抑制或灭活凝血因子的活性达到抵御血液凝固的目的。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血物质是抗凝血酶III和肝素,它们的作用约占血浆全部抗凝血酶活性的75%。抗凝血酶III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而凝血因子lla、VII、IXa、Xa、VIIIa的活性中心均含有丝氨酸残基,都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抗凝血酶III分子上的精氨酸残基,可以与这些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 #8220;封闭#8221;了这些酶的活性中心而使之失活。此外,血浆中还有其他抗凝血蛋白,如蛋白质C是通过灭活凝血因子V和VII、限制因子Xa与血小板结合等机制起到抗凝血作用;蛋白S是通过激活蛋白质C进行抗凝[2]

1.3纤维蛋白的溶解

血液中除了有抗凝系统之外还存在纤溶系统。所谓纤溶系统,是指能将血液凝固产生的纤维蛋白重新溶解的系统。由纤溶酶原、纤溶酶和纤溶酶原激活剂组成。纤溶系统对于防止血栓形成和保持血流通畅具有重要意义。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和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溶解。纤溶酶原激活剂主要有血管激活物、组织激活物和依赖于因子郑的激活物(如:激肤释放酶)三类,它们的作用是水解纤溶酶原,使之成为纤溶酶。纤溶酶则是血浆中最活跃的蛋白酶,它具有水解多种蛋白质,如凝血酶、因子V、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等,但其主要作用是水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防止血管内出现血栓[3]

2抗凝血蛋白的种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