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轻化工程 > 正文

含对甲苯氧基V型二苯乙烯性染料与与葫芦脲的组装及性能研究文献综述

 2020-08-05 22:20:19  

1.超分子化学 超分子化学(Supramolecular chemistry)是指将两种或者多于两种的离子、分子等,通过相对强度较小且可逆的分子间非共价键作用结合在一起,并且赋予其一定结构和独特功能的一门化学[1-2]。

超分子化学研究包括分子识别、分子自组装、分子自组织和分子器件,分子识别是超分子化学的一个核心研究内容[3]。

主体(受体)对客体(底物)的选择性结合并产生某种特定功能的过程就叫做分子识别,分子识别是组装及组装功能的基础[4]。

穴醚、冠醚、杯芳烃、环糊精、葫芦脲等大环化合物是分子识别的主要主体。

而葫芦脲作为第4代超分子主体材料,因其独特的尺度效应、端口效应和笼体效应[5],在主客体化学、分子识别与组装、超分子医药、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空间,近些年来引起了很多学者的热切关注 2.葫芦脲 2.1葫芦脲的结构与特性 1905年,Behrend 等人报道了甘脲和甲醛在浓盐酸中能够凝结出溶解性很差的聚合体[6],(现在被称为 Behrend 聚合物),经硫酸重结晶之后该产物的产率依然能够达到40%至70%,这种化合物能够与一系列物质(包括 KMnO4、AgNO3、H2PtCl6、NaAuCl4、刚果红和甲基蓝)形成共结晶体,也就是复合物。

直至1981 年,这种物质的结构才被科学家阐明。

Mock 重新研究了 Behrend 等人报道的聚合体,得出如下结论:该聚合体是由6个甘脲单元和12 个桥连它们的亚甲基组成的大环结构。

该化合物的形状近似于葫芦科植物南瓜,因此将其命名为葫芦脲[7]。

随后更多葫芦脲系列分子被发现并报道,人们将其总称为葫芦[n]脲分子,其中n代表重复单元的个数,最常见的葫芦[n]脲分子包括了葫芦[5]脲、葫芦[6]脲、葫芦[7]脲和葫芦[8]脲,分别简称为CB[5]、CB[6]、CB[7]和CB[8],其结构如图 1所示[8]。

图1 CB[5]、CB[6]、CB[7]和CB[8]结构 葫芦[n]脲分子的结构被报道之后立即引起了科学家极大的兴趣,独特的结构使其在超分子化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