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A/PLA静电纺丝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06 09:52:12
文 献 综 述 静电纺丝是一种制取纳米纤维简单而经济的方法。
近年来,静电纺丝技术以其简单易操作、产量大、尺寸可控等特点,在纳米材料合成研究领域中得到研究者的高度青睐。
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能够连续获得的微米级别以下高分子复合纤维的高效方法。
这种纤维具有很小的纳米尺寸直径、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较高的孔隙率等优点[1]。
采用电场力作为拉伸力是静电纺丝和传统干湿法纺丝最大的不同之一[2], 电纺过程是在接收装置和毛细管之间的的金属毛细管上加上几千至几万伏的高压静电,使其形成高压电场。
通过高压电场的作用力,聚合物形成悬浮的滴液,并被拉伸成圆锥状,称为”Taylor 锥”(最先由 Taylor 观察到)。
最后,通过高压电场的作用力,带电滴液通过挣脱顶端滴液的的表面张力形成带 电”射流”。
由于溶剂的挥发或溶质和熔体的固化冷却,”射流”最后凝结成丝,以无纺布的形式在收集板上沉积。
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在三维结构上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孔隙率,使得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在很多领域都有很广阔的应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3,4]。
静电纺丝并以其制造装置简单、纺丝成本低廉、可纺物质种类繁多、工艺可控等优点,已成为有效制备纳米纤维材料的主要途径之一[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