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的配合物合成及表征性质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0-08-05 22:18:47
1.配位化学的历史及其发展 人们很早就开始接触配位化合物,当时大多用作日常生活用途,原料也基本上是由天然取得的,比如杀菌剂胆矾和用作染料的普鲁士蓝。
最早对配合物的研究开始于1798年。
法国化学家塔萨厄尔首次用二价钴盐、氯化铵与氨水制备出CoCl3#183;6NH3,并发现铬、镍、铜、铂等金属以及Cl、H2O、CN、CO和C2H4也都可以生成类似的化合物。
当时并无法解释这些化合物的成键及性质,所进行的大部分实验也只局限于配合物颜色差异的观察、水溶液可被银离子沉淀的摩尔数以及电导的测定。
对于这些配合物中的成键情况,当时比较盛行的说法借用了有机化学的思想,认为这类分子为链状,只有末端的卤离子可以离解出来,而被银离子沉淀。
然而这种说法很牵强,不能说明的事实很多。
1893年,瑞士化学家维尔纳总结了前人的理论,首次提出了现代的配位键、配位数和配位化合物结构等一系列基本概念,成功解释了很多配合物的电导性质、异构现象及磁性。
自此,配位化学才有了本质上的发展。
维尔纳也被称为”配位化学之父”,并因此获得了191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23年,英国化学家西季威克提出”有效原子序数”法则(EAN),提示了中心原子的电子数与它的配位数之间的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