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背景中的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25 20:46:22
文 献 综 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化进程也在迅速加快,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市社区的不断增加。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的无数社区仅靠政府以及一些民间组织的管理和治理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居民作为这些社区的主体在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构建城市的基层社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探讨社区治理背景中的城市居民参与的问题,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国的城市建设是建立在政府与社区互动的基础上,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改善社区环境,以此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的质量。
目前来看,社区治理中最缺少的恰恰就是社区居民的有效参与,但这又是社区治理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以及如何发挥社区居民们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和影响,是目前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中最重要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着重讨论目前我国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希望能够通过对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调查研究,找出可以进行基层社区自治的有效方法,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以此来推动我国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居民参与的涵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区人”,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管理的基层单位,承担着调整和改革的重任,其实质就是政府由权力、责任中心脱离出来,通过培育社区,形成政府与社区共同管理的组织网络,实现由行政一体化管理向多元合作治理转变。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是社区有效治理的基础,只有通过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社区资源才能有效整合,社区才会和谐健康发展。(罗帅,2013)社区居民参与是指社区居民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和手段介入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等过程,承担社区责任,共享社区成果。(张婷婷,2016)
二、我国城市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现状
社区居民自主参与程度不高,以被动式、动员式为主。许多居民们参与社区治理的日常工作都是由社区的工作人员劝说或者是以礼品诱惑才肯参与,甚至是以一些规定来威胁逼迫参与,导致一部分居民对社区治理工作的不认同、不理解。有时一些参与的居民们也会出现拿了奖品礼物就走并不参与社区治理的现象,让社区利益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失。(赵立波,2017)
城市社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广度与深度有限。在社区管理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居委会平时几乎不召集居民参加会议,年终也只是邀请一小部分居民代表过来,开个茶话会,通报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谈谈下一年的打算,大家不提出什么异议,会议在掌声中结束。可见,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广度还是非常有限的。另外,即使居民参与,也主要局限于社区居委会组织的选举、捐款捐物、环境整治、治安巡逻、文娱活动等一般性社区活动,对于制订社区整体规划决定居民群体利益的一些重大问题,普通居民很少参加。可见,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深度也非常有限,自然很难保证参与的效果。(王鹏杰,2015)
城市社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发展不平衡。首先,表现在居民的年龄、职业、婚姻等基本社会特征方面。从年龄上看,老人、青少年参与多,中青年参与少;从职业上看,不在职居民参与多,单位在职人员参与少;从婚姻状况上看,已婚居民在生活上较未婚居民来说,更加关注和投入到社区公共事务和活动中来。其次,表现在居民的社区满意感,社区认同感社区参与意识方面,社区居民尤其是中青年的社区认同感和参与意识偏低,由于社区这个概念在我国出现得比较晚,所以大部分居民还缺乏社区意识和社区归属感,再加上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造成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不强。再次,表现在居民所在社区类型、经济水平等方面,新居区的社区居民参与频度最高,其次是老居区和家属区的居民,城乡区的居民社区参与频度最低。经济发达地区或同地区经济较发达居民区的居民参与和经济落后地区或同地区经济较落后居民区的居民参与相比也较多。(程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