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居民社区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06 11:03:57
文献综述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城市社区作为新的社会组织形态成为社会的基本单元,逐渐成为城市社会管理的基础。自1986年国家民政部提出开展”社区服务”以来,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逐步形成了涵括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卫生和社区治安等内容的系统性框架。
在社区发展过程中,全国各城市坚持”以人为本”和”便民利民”原则,在培育基层民主、繁荣社区文化、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等层面成效显著,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社区基础设施与机构,城市社区硬件建设得到全面提升和改善。然而,与较为完备的硬件设施相对的,是城市居民社区意识的匮乏,这使得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中”政府和学者积极倡导,城市居民却消极以对”的矛盾凸显,导致现今城市社区建设进展缓慢,城市社区管理遭遇”瓶颈”(巢小丽,2013)。提升城市居民社区意识,解决这一城市社区建设难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意义重大。
一.社区意识的概念
国内最早对社区意识进行研究的是费孝通先生,他认为社区意识是个人对自己所生活社区的一种熟悉感。滕尼斯在19世纪末提出”社区”或”共同体”的概念,表示建立在自然感情一致基础上的关系紧密、守望相助、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共同体。也有学者认为社区意识是居民对社区的一种特殊情感,它是指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基于自身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在相互沟通、相互交往、相互帮助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心理上的依恋和归属。在传统的社会学语境下,社区的概念较宽泛,不仅局限于中文的”社区”所包含的邻里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和中文的”共同体”概念相似(桑志芹;夏少昂,2013)。
笔者认为,社区归属感即为社区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成员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社区或人群集合体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包括对社区的认同、投入、喜爱和依恋等(巢小丽,2013)。
而在2003年的《发展论坛》中,胡旭昌认为社区意识简单来讲就是指社区居民(包括法人居民)对所在的社区有一种心理情感,即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参与感。
总之,无论社区意识的概念如何界定,我们都必须承认社区意识是社区成员对社区的一种情感依赖,并且这种情感依赖的培养对社区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城市社区意识建设存在的问题
侧重”硬”资源利用,”软”资源整合利用不足。在社区意识建设过程中,重”硬”轻”软”态势明显。与社区的场所、教育基地、图书室、展览馆、休闲设施、景观景点等”硬”资源利用情况相比,”软”资源的利用,无论是使用频次、利用效率,还是资源配置和循环状态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软”资源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李海兰;韦殿华,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