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历史变迁和职能界定文献综述
2020-05-16 20:23:49
文 献 综 述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整个公共事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具有决定性的一个要素。因为,虽然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是一定的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产物,但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一经产生和确立,则决定和影响着整个公共事业管理过程,即对公共事业管理需求的认识及相应的管理目标和职能的确定,一切管理职能的发挥和体现,都有赖于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变化。由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国家包揽一切的主体一元化,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的国家放权主体多元化,无论是一元化的单一主体,还是多元化的主体系统,都是当时社会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而主体职能的发挥更是直接影响着公共事业的发展程度。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美国学者菲利普科特勒认为,整个社会组织划分为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三大部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主要是政府、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而西方各国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分属于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等并适用于不同的制度。也有少数属于企业组织,适用于企业制度。西方国家早期政府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相当有限,与其当时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首先,农业社会的总体格局没有打破,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总量有限,社会可供分配的资源总量也是有限的。其次,从洛克到密尔,古典民主理论家在个人、社会、政府三者的关系问题上海比较注重个人和社会。
进入20世纪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多,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克制,需要政府的干预;而且,面对自由放任政策出现的一系列难以克服的社会问题,一些思想家主张政府干预社会生活;还有政府自身力量的增强,使他有能力担负起比以前更大的社会责任。就这样,西方政府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突出,政府对社会公共事业介入和管理的力度大大增强。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经济发展停滞,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滞胀”现象,国家财政面临严重违纪,福利国家遭遇严重挑战,凯恩斯主义受到怀疑。一批西方学者重新回到自由主义的立场上,对国家干预社会、经济领域的行为进行多角度的反思。他们一般被称为新保守主义,如弗里德曼、布坎南、诺齐克等。随后欧美各国先后实行了以私有化、市场化、社会化和地方分权为基本内容的改革。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球性的行政改革预示着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二、国内研究综述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政府包揽一切,抑制其他社会组织的发展,因此国内研究中对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论述较少。大多数是对于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分析。所以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朱广忠(2006)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是由政府、执政党、民众与非政府公共组织共同构成的一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