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公共事业管理 > 正文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社区养老模式的困境与变革文献综述

 2020-04-18 20:57:16  

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的老龄化存在着未富先老的特征,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的形势,而社区养老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社区养老融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让老年人既能不离开所熟悉的社会环境,又能得到较为专业的、全面的老年服务,很好地适应了老年人及其家庭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水平还比较低,发展极不平衡,一些地方的社区养老服务还没有起步,即使是经济发达地区,社区服务也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

从学术界的研究来看,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老年人除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这些基础的需求以外,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同样重要,而这些经常容易被忽视掉。在社区养老的推进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老年人精神层面的满足与追求老年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为此,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应该更为多元化,致力于给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从多渠道的投资方式中为老年人社区养老谋得更多福利。因此,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社区养老模式是当前中国社区养老模式急需完成的重大变革。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的研究中,对养老模式的研究是理论研究的热点。对社区的概念介定最早的是德国社会学家藤尼斯,他于1881年,将社区一词纳入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他将社区与社会视为社会结构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理想类型。

美国布麻津于1990年出版了《协助老年家庭》的著作,提出老年家庭的社区支持优于同伴或子女的照顾,社区养老要明显优于家庭养老等其他养老模式。

考科斯在1993年出版的《老年社会工作实务的增权取向》也对养老方式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和分析。

吉尔斯于2003年5月发表的论文”年轻人与家庭老人、非家庭老人及同辈的交谈感受”,用案例研究方式列举了各种养老方式面临的无奈与困惑,家庭养老的缺点暴露无遗,年轻人与家庭老人在日常交流中矛盾频频,而老年人与同辈的交流显然是更为舒心自然的。

尼古因于2008年12月发表的论文”关于移人民和老年人长期照料的一项探索性研究”,指出老年人具有复杂的需求,但是常常被忽视掉精神层面的满足,人们往往只着眼于对老年人物质需求的供给。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范明林2005年出版了《老年社会工作》,指出”家庭养老的功能仍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