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公共事业管理 > 正文

浅析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困境及对策文献综述

 2020-06-02 19:48:18  

文 献 综 述

从 90 年代初开始,非营利组织逐渐受到相关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非营利组织也称为”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民间社会组织”等。非营利组织是指:以服务大众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志愿性和自治性的正式组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政府和市场相继”失灵”,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开始了急速的扩张与发展。非营利组织接管了大量政府不再承担的社会公共服务,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但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管理,其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 诚信缺失就是非营利组织目前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建设对促进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契约诚信和制度诚信

契约诚信和制度诚信都起源于古希腊时期。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在奴隶时期就产生了极为发达的工商业,贸易往来非常频繁。商人逐利,他们为了利益什么都敢干,所以,为了保证经济活动能在公正、有序、安定的环境中安全进行,契约关系由此产生。这种契约关系规定:在契约中会严格的规定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契约规定将遭受的处罚。签订契约的双方必须严格按照契约中的规定履行承诺。不论以什么理由违反契约规定,只要违反,违反方就必将受到经济上或其他方面的严厉处罚。这种契约思想具有强制性,在维护经济贸易生活正常进行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契约关系也需要受到法律的保护,或者说契约诚信也属于制度诚信的一种。制度诚信是指能够确保政府执政为民,诚实守信获得人民信任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的总称。西方很多发达国家通过法律规定、监督机制来为守住诚信,维护政府的信誉,取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确保国家稳定发展。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1984年,弗里曼出版了《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他给其定义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曼瑟尔#183;奥尔森认为,对于非营利组织治理来说,由于先天”所有者缺位”,就特别需要各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以体现组织民主价值和公益使命,从而影响非营利组织行为和决策。而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要获得实现,最有效途径之一是各方参与,从而保证 非营利组织社会责任最大程度履行,避免道德滑坡的风险,获取民众的信任。利益相关者理论就是用多方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在非营利组织管理中寻求平衡,维护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建设,提升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

(三)委托代理理论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共同提出了”委托#8212;代理理论”,并给委托和代理的关系下了明确定义:”一个人或一些人根据自己的偏好,确立人选,将事情委托给这些人,从事某些活动获取利益,同时在委托的同时委托人会授予代理人某些契约关系。” 按照这个理论,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之间也建立了委托#8212;代理理论,政府委托非营利组织承担起公共服务的任务,避免官僚系统的各种弊病。非营利组织内部也存在委托代理,一方面,非营利组织与出资人和捐赠人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的董事会也是公众的委托人对执行者要进行监督,避免发生损害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情况。

(四)信用理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