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法学类 > 法学 > 正文

略论法的价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体现毕业论文

 2021-04-13 20:38:23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价值准则,本文从法律价值的角度,从法的自由价值、法的平等价值、法的正义价值、法的法治价值四个方面,解读法的价值在国家、社会的价值观中的体现。

关键词:自由 平等 正义 法治 价值

Abstract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put forward value standards at the national, social, and individual levels. This article rea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gal value, from the four perspectives of the free value of law, the equal value of law, the value of justice of law, and the value of law of law. The value of law is reflected in the values of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Keywords:Freedom;equality;rule of law;value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1

1.2法律价值的主要内容 2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的价值的联系 3

第2章法律的自由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2.1 法的自由价值 4

2.2 法的自由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4

第3章法的平等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

3.1法的平等价值 6

3.2 法律的平等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7

第4章 法的正义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9

4.1 法的正义价值 9

4.2 法的公正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9

第5章 法的法治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

5.1 法的法治价值 11

5.2 法的法治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11

第六章 结论 14

致谢 16

第1章 绪论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伴随着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这个时代应运而出,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价值准则。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八个字体现出国家在未来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国家富裕,人民当家做主,社会进步并且和谐、持续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的最高层次,是国家走向强大,社会和谐发展,人民拥有幸福生活的首要条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八个字体现着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属性,人民自由平等,社会公平正义,公民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力,保障自身的利益,国家拥有完善的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的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八个字为公民提供了个人价值导向,公民的素质随着中国梦的引导,社会发展的带动,不断提高。这二十四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我国处于实现中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要求。近年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越来越惊人的实力,不管是从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强大的经济实力,吸引着各个国家的商人走进中国市场;浓郁的科研氛围,使我国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百花齐放;注重教育,使国家拥有源源不断的新人才涌出。这些都离不开国家的正确领导,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动力。中国梦想要实现,国家文化的影响力首当其冲,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指导着国家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粘合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建立了共同的价值目标,才能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向共同的发展目标奋力前进。民族的精神记忆在每个人心中不断被激发,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剂良药,通过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多元的社会需求和社会意识,从而使社会系统正常、有序、高效的运转,这是先进的、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文化安全的维护,也迫切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载体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文化中的意识形态又决定着价值观的取向,不符合自身发展的价值观必然会把国家引向歧途,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国际形势下走向不好的结果。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国家之间的相互竞争不仅在于国家的硬实力方面,即军事、经济、科技等硬实力的竞争,同时也在于软实力方面,即意识形态、民族文化之间的较量。中华民族想要屹立于世界强者之林需要依靠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美国基辛格同仁公司总裁曾经在美国《外交季刊》上自信地说:“如果世界逐渐被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那么,节目的编排应该是美国的;如果世界正逐渐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那么这些价值观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先进的科学技术、强大的经济实力,都远远没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的重要。我们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方面需要依靠我们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也要靠强大的文化影响力,而这种文化影响力的核心体现就是价值观。

国家的道德建设也需要依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德。在其二十个字的基本内容中,我们可以找到个人的德、社会的德和国家的德。国家发展在狠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更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让我们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让精神发展跟上脚步。国家食品安全领域负面事件频出,碰瓷、欺诈行为的发生,被拐儿童父母的泪水,都显示着人性的冷漠、道德的无知,行为没有底线。这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中国梦就难以顺利的实现。社会风气如果不正,人民体会不到幸福,经济的成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1.2法律价值的主要内容

从学术术语的角度看,法律的价值不是中国法律传统意义上的内在概念,而是从西方法学思想中借鉴和移植过来的。在现代西方的政治和法律理论中,价值往往是被用来指各种有存在意义的东西,如幸福、财富、安全、荣誉、技能等等。它也被用以指代人们用来评估各种事物的存在意义的大小。

在法学研究中,“法的价值”一词在三种特定的使用条件下有其不同的表达意思。第一种使用方式是使用法律的价值来指法律可以保护和促进那些在使用过程中发挥良好的社会作用的东西。在现代法律文献和日常话语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以下的表述:“法律的重要价值是保护人权”,“程序法具有保障司法公正的价值”,如果宪法没有起到限制公共权力的作用,那么它就成为了一个“无价值的文件”,“保护交易的自愿和平等是合同法的价值,而保护交易的安全和有序是票据法的价值”。根据一般价值观,人身安全、人格尊严、社会福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良好风俗的维护、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都是美好的、有价值的,所有这些都是有价值的。在现代社会中,人权、自由、秩序、正义与效率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些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基本价值,所以都需要运用法律来维护和促进,法律对社会发挥的作用就是对那些有价值的事物进行保护和促进的过程。法律所保护和促进的安全、自由、正义和福利的价值,存在于法律文本之外,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它们构成了法律追求的理想和目的。它们是法律的对象。因此,可以称之为“目标价值”、“客体价值”或“外部价值”。

第二种使用方法是利用法律的价值来指法律应该具备的性质和属性。例如,法律应该是合乎逻辑的,严格的,但不应相互矛盾;它应该简洁明了,但不应当复杂和繁琐;它应该是清晰易懂的,不应该是神秘的,等等。与法律目的不同的是,法律的这些性质和属性既不是法律的对象,也不是法律追求的社会和社会思想,而是法律本身应有形式和确定的“优良品质”。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价值表达为法律的“内在价值”和“形式价值”。

第三种使用方法是用法律的价值来体现法律所包含的价值评估标准。在英语和其他西方语言中,价值具有两个属性:名词和动词。被当作动词使用时,它们的意思是“评价”。因此,在西方法律文献中,人们常使用“法的价值”这一术语的价值评价标准的含义。在许多情况下,讨论法的价值是讨论法律评价的标准问题。

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法对秩序的维护作用、法对自由的确认和保障作用以及法对正义的实现作用。这四个方面的作用就是法的四项基本价值。法对秩序的维护作用体现在其对阶级统治秩序的维护、对权力运行秩序的维护、对经济秩序的维护、对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的维护、对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维护。法以规定公民权力义务的方式来设定自由的范围及实现方式,法也将责任与自由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确认和保障自由。法对正义的实现作用体现在法对分配正义、诉讼正义、社会正义和国际正义的促进和保障。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的价值的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提出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与法的价值紧密相连。自由、平等、公正本身就是法的基本价值,法确认和保障公民的自由,法使公民拥有平等的权力,法实现公平正义。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正的必要条件。我国在立法上明确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为立法目的之一,明确保护见义勇为行为,明确保护英雄烈士的合法权益。新时代党和国家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其本质就是把法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需要法治来推动,法治的建设也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进去,是我们国家新时代的发展方针。通过对自由、平等、正义、法治这四种法的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的深入探讨,加深对新时代法的价值的理解。

第2章法律的自由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 法的自由价值

在人类追求自由的过程中,自由享乐一直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社会规则。这些规则包括禁忌、习惯、道德、规则和法律。在法律作为社会管理的主要规则的情况下,法律与自由的关系更为密切、更为特殊。

自由需要法律的保障,法律可以排除对自由妨碍的条件,也可以确认实现自由的条件。自由只有在法律的保证下,才会变得稳定和现实。正如马克思曾经说过的,“法律不是抑制自由的手段,正如万有引力定律不是阻止运动的手段一样。法律是一种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它可以自由地获得不依赖他人的个人的、理论的和不守规矩的存在。法典就是对人民自由最直接的保障。

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强制与侵害,需要法律去排除。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有着多元化的主体和利益矛盾的社会,人们在日常的自由的行动中不可避免地会与他人发生冲突和侵犯。人对人的强制和压迫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人们需要法律的强制力和规范性这两种特有的属性来确定每一个人或组织的自由范围,将人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排除,才能实现自由。如果人们滥用自由也会影响自由的实现,这也需要法律进行限制。每个人的自由所受到的威胁不仅来自他人的活动,还来自于自己本身滥用自由。如果没有法律上的限制,滥用自由也会损害自身的自由。实现自由需要满足诸多条件,这些条件也需要法律的保障和确认。实现自由需要的条件,包括物质基础方面的条件和社会人际关系上的条件。这些条件的稳定性需要法律保护。

2.2 法的自由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时间,自由是法治的核心价值这一说法得到论证和验证,那么如何使这种理性意识在中国社会现实中扎根呢?这仍然需要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提倡依法治国,要够建法治社会,究其本质其实是人民获得自由的过程。人民的自由现实化,个体得到自由的发展。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将人的个性变成了一个模糊的概念。如何突出隐藏在传统中的人格自由,已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一种前提。现代化作为一种社会变革,需要在传统观念上推陈出新,将人的个性凸显出来。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也要跟上现代化的进程。以个体自由发展和主体性充分觉醒为前提的新型社会人格是中国法治进程的关键。在不断追求法治的道路上,借鉴外来的先进思想,迎接全球化的冲击,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使中国法治的道路在融合中前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虽然是单独的个体,但不可能脱离社会生活。人是个性与现实的统一,个性表现为个体自由,社会表现是社会秩序的遵守。人的本质在社会关系中得到承认,并在此意义上进行。在强调人的社会性的同时,马克思并不否认人的个性,而是充分重视个性,重视人的自由的本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的个人自由理论将在当代中国得到新的发展,其表现主要是确立这样的理念:一是个人自由是建立在社会自由基础之上的。这一概念深入人心,可以避免人们强调个人自由的心理负担,使人们认识到这不是绝对的个人主义,而是强调个人自由取决于社会的自由。二、社会自由是个人充分自由的前提。只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一个自由的社会作为一个更大的个体更丰富、更全面,个人的自由才是完全现实的。三是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的和谐发展。只有追求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的发展相协调,社会自由才会更加丰富。

第3章法的平等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1法的平等价值

通常认为,平等兼具原则和权利两种属性,即宪法规范意义上的平等,对于国家一方来说,即表现为一种原则(“平等原则”);而对于个人一方而言,则意味着一种权利(“平等权”)。而宪法规定的平等权分为一般平等权和具体平等权,一般平等权与平等原则相对应,具体平等权与作为权利的“平等”对应。一般平等权通过具体平等权得以体现和实现,具体平等权需要一般平等权规范要素作指导。平等权是个人的基本权利,这种基本权利具有独立性,而平等权作为原则能统率各种具体平等权利,保护具体平等权利的实现。

在西方国家,对于“什么是平等”,有一个长期的探究过程,平等思想的影响广泛而深刻,深深地浸润在西方文化中。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平等就是正义,他将平等解释为“数量相等”、“比值相等”,即“你所得的相同事务在数目和容量上与他人所得的相等”,“根据个人的真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衡称的事务”。这在现在看来,亚氏所说的平等已蕴涵同样的应予同样对待、不同的按照不同的比例区别处理的意味。而阿马蒂亚·森认为,公民的平等不是在资源上平等,而是在不同的“功能表现”的能力上,在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或达到目标的能力上平等。

您需要先支付 5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