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黑名单的法律问题探讨开题报告
2020-10-12 20:50:5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目的和意义:
行政黑名单是近些年才在国内兴起的一项制度,具体来说,是指行政机关或者拥有行政管理职权的其它组织,因个人、企业或者其它社会组织实施了某种行政机关或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所禁止的行为,而对其不法行为向社会公示或者设定不良记录的一种管理手段。“黑名单”一词最早起源于英国,是英国的牛津剑桥等大学对于本校学生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学校将行为不端的学生的名字记载于一本黑色的笔记本中,这一笔记本被称之为黑名单。这就是黑名单这一词的由来。后来,黑名单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被广泛运用于航空公司管理、政府管理中。在我国,黑名单制度因其高效、低成本等优点,被各个行政部门所广泛采用。而该制度的实施,也带来了许多积极的作用。在当今这个信用社会,黑名单制度使得个人和企业更加的注重自己的言行,充分发挥了积极的警示作用。同时,黑名单制度还有助于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有利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但目前,由于黑名单制度的运用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政府在设置相应的黑名单之时往往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这就使得当事人的权利容易受到侵害。本文旨在对行政黑名单进行一个梳理,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类型化分析,界定行政黑名单的法律性质,分析该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黑名单”行为的法律控制手段和救济方式,健全行政黑名单制度,保障相对人权利,同时加强与黑名单制度相关的配套性制度建设,来保障这一制度的有效实施。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主要内容和目标: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行政黑名单制度的法律问题。行政黑名单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治理方式,因其高效、低成本等特点,为行政机构所偏爱。然而由于行政黑名单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治理方式,其出现时间较短,在实践中存在着法律依据不足,救济通道较窄,容易侵犯相对人权利等各种问题。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目前行政黑名单的存在形式进行梳理、做一个总结分类,对行政黑名单的内容和性质进行研究和探讨,分析行政黑名单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方式其意义和特点所在,以及如何有效规制行政机关在使用行政黑名单时出现的各类问题,更好的完善我国目前的社会治理机制,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行政相对人以及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探讨行政黑名单制度存在的目的意义,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法律问题。通过透视典型案例,研究行政黑名单制度对行政机关自身、行政相对人、社会整体的意义。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一阶段(2014-12-22~2015-01-23):选题定题;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并答辩;
第二阶段(2015-03-03~2015-03-15):开题报告修改、定稿并上传;
第三阶段(2015-03-16~2015-05-10):撰写论文,并定稿;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朱春华. 公共警告与“信息惩罚”之间的正义——“农夫山泉砒霜门事件”折射的法律命题[j]. 行政法学研究,2010,03:69-78.
[2]章志远,鲍燕娇.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公共警告制度研究[j]. 法治研究,2012,03: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