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7年来长江流域气候舒适度的变化特征与区域差异开题报告
2022-01-16 20:21:04
全文总字数:527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相关分析法、空间聚类分析方法等,以常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为基本数据资料,以综合舒适指数及相关气候资料为辅助参考资料,对35年来长江流域各典型城市,地区气候舒适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探讨长江流域气候舒适度的时空格局特征;通过分析气候舒适度及其气候影响因子的变化趋势,应用空间聚类方法对长江流域气候舒适度变化特征进行空间聚类,划分气候舒适度变化的地域类型,揭示气候舒适度变化的区域差异,为长江流域生态圈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国内外研究现状
气候舒适度的定义,是指人们无需借助任何消寒、避暑措施就能保证生理过程正常进行的气候条件(马丽君等,2010)。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体的舒适度。人体舒适度表征城市居民对环境舒适程度的感受,在城市建设决策和旅游开发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金琪等,2017)。而国内外对于气候舒适度评价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且从早期通常以仪器直接测定的结果作为评价依据,至houghton等研究者提出的包括温度和湿度 2 个变量的等舒适线,即采用经验模型进行舒适度评价,再到最近这几十年内,人体舒适度经验模型正在经历一场大变革大发展,各种经验模型如同百家争鸣一般出现在了气候舒适度研究的浪潮当中(闫业超等,2017); 60 年代末,随着人体生物气象学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进入了以人体热平衡为基础的机理模型时代,比如欧洲地区claudia di napoli等基于utci指数的欧洲地区热因健康风险话题,便是基于人体热平衡这一基础的机理模型而进行的,而正如当代欧洲研究者所说,utci指数等人体热平衡模型尽管目标广泛作用意义深远,对欧洲对世界气候舒适度和生物健康学的研究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基于utci指数对大范围大面积人类健康与气候环境之间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和落实。
1、国外气候舒适度相关研究现状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以35年来长江流域气象站数据为基础,应用通用热气候指数模型,基于gis技术分析长江流域气候舒适度的时空特征与区域差异。研究内容如下:
(1)长江流域气候舒适度评价
(2)长江流域气候舒适度的时空格局特征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1、实施方案
收集长江流于35年来各气象站点积累的数据,收集长江流域主要城市区域的栅格数据,并将数据输入excel表格中。利用gis软件在得到中国行政区划长江流域地图的基础上,再利用gis数据分类分析等功能得到长江流域气候舒适度的时空格局特征,最后利用gis变化趋势分析空间聚类分析等功能得到35年来长江流域气候舒适度变化的区域差异和气候舒适度地域分区,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
4. 参考文献
[1] claudia di napoli, florian pappenberger, hannah l. clokeassessing heat-related health risk in europe via the universal thermal climate index (utci)[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2018,62(7): 1155-1165
[2] morris k i,chan a,morris k j k,et al. impact of ur-banization level on the interactions of urban area,the ur-ban climate,and human thermal comfort[j]. appliedgeography,2017, 79(2) : 50-72.
[3] terjung w h. physiologic climates of the contentious united states: a bioclimatic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man[j].annual a a g,1966, 5(1) : 141-179.